解决留守难题,也需要“厘米推进”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10-31 03:29:03

  社论

  留守儿童问题很复杂,但必须克服行动惰性,从易做能做的入手,哪怕是“童伴妈妈”这类“厘米推进”,也不乏意义。

  针对近年来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监护人缺位问题,10月28日,四川启动“童伴计划”项目,从10个县的100个村搞试点,分别选聘、培训一名“童伴妈妈”,每月补贴2000元,每人负责一个村的留守儿童,目的是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0万,占农村儿童37.7%。每年近5万名死于意外伤害的儿童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14年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这表明,当前留守儿童不仅总量多,生存质量更堪忧。

  对照这一现状,一方面要从城乡全面发展的角度,让更多的孩子告别被留守状态,让家庭型迁移和就近就业辐射更多的农村人口;另一方面,大规模减少留守现象绝非朝夕之功,数千万留守儿童的生活、成长状况须得到即时性的公共干预。

  如果说今年9月,贵州省提出将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全力控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增量,是在第一个方面着力,那四川试点“童伴妈妈”,则是从留守儿童的生活需求出发,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其实就留守儿童群体现状来看,这方面工作更显迫切,也相对容易着手,只要确保投入跟进和过程管理的完善,相信大有裨益。

  以村为单位,专门为留守儿童配备童伴妈妈,相较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的临时性关怀慰问,无论在儿童心理关怀还是在问题的及时反馈上,都更有实质作用。鉴于童伴妈妈所需要的“专业性”,在最初阶段,或可优先考虑聘任已不在职的乡村代课教师,并利用乡村学校的组织和硬件资源,降低行动的落地难度。但该项行动的最终成效如何,关键不在于童伴妈妈个人,而是背后的留守儿童救助体系是否真正配套跟进,如童伴妈妈发现的问题会否得到救助层面及时响应?

  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固然千头万绪,需要久久为功。但问题越复杂,越要克服那些“知易行难”的行动惰性,从易做能做的入手。首先是观念上要摆正,不少地方未认识到对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甚至对于这个群体的数量、生存状况都缺乏统计和了解,更遑论档案登记和专项财政支持了。其次则是在行动策略上,既需要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在户籍,儿童福利制度、监护体系的完善,经费保障方面更章立制,也有赖劳动力流入地区和流出地区的沟通协作,共同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应有责任。

  说到底,诸如童伴妈妈这样的工程,就是政府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履行对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以这次试点行动为例,它是官方、扶贫基金会、研究院和多个企业共同参与,在路径选择上体现了社会协作的特点。这一方式或许可成为未来提升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的一种行动范例。

  在留守儿童问题上,政府部门最需要做的,无非是“遏制增量,提升质量”——从数量上减少留守状态,从质量上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但无论是哪一项,都不容丝毫拖延,而要迅速起而行之。童伴妈妈这样的行动,虽非根治之方,但行动上的示范价值,值得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被借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