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3日讯
自仪股份(600848)11月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取得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于11月2日办理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新的营业执照。至此,自仪股份的重组事项已完成,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园区投资、开发和经营。
从自仪股份日前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公司的业绩暴涨,得益于业务转型。根据三季报,自仪股份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增长30.85%,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涨699.24%,基本每股收益0.2992元。
然而,记者发现,2003年到2014年的十余年间,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率呈逐步下降,由最高的25.07%下降到去年的-4.18%;同时,净利润由278万元下降到-9440万元,对比鲜明。“正是由于传统业务难以为继,才被迫实施了业务转型。”财富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邹建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由于公司于今年9月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业绩发生巨变可能还不会有可比性。
自仪股份方面表示,公司此前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今年7月,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临港资管实现借壳上市,自仪股份的主业变成园区开发和经营,主要负责临港资管下属园区的开发。
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松高新100%股权、松高科100%股权、松江公司99.775%股权、佘山公司51%股权、康桥公司100%股权、南桥公司55%股权、自贸联发45%股权以及临港松高科51%股权。涉及的园区为松江园区、南桥园区、康桥园区和自贸区(洋山)陆域部分。
转型后的自仪股份,可谓集上海优势于一身。安信证券分析人士称,公司拥有优质园区资产,园区以东3公里为迪士尼乐园,土地资源丰富,潜在开发体量约为1323万平方米。“公司作为市属唯一的园区开发上市平台,不仅具有雄厚的股东背景,而且所在区域受益于迪士尼、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等多重利好。”邹建军认为,这也是自仪股份转型后业绩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目前谋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园区将成为培育新模式的基地。邹建军表示,对于从事园区开发的企业,将通过“土地+商品房+服务”的模式来实现。“自仪股份在上海园区的开发转型能否成功,还需观察。而对于其他地区的企业转型,园区开发未必是最好的方向。”邹建军告诉记者。他说,目前国内园区数量众多,在园区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区域优势来进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开发过程中的同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