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方案聚焦五大领域
来源:网易网站 发布时间:2015-11-04 11:10:01

  网易财经11月4日讯 国新办今天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等方面情况。此次发布会由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

  陈锡文在发布会上表示,此前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文件对整个农村改革提出了五大领域,一是关于改革和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二是关于创新农业的经营形式;三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增强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第五是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理。

  国新办就《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国新办就《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做出了全面部署,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8月31号中办、国办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前天已经公布了,为了帮大家了解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先生,陈先生也是大家的老朋友,同时请来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先生。请他们向大家解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这个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请陈主任。

  陈锡文:

  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刚才胡司长说了,前天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今天下午和昨天基本上媒体都刊登了,我们对具体纲要的内容和相关进展情况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背景材料。我就不念这个材料,我想着重跟大家介绍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讲一讲为什么中央最后决定要制定这样一个方案。实际上这个方案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制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大家都知道,三中全会的《决定》一共分解了336项改革任务,其中大约有接近50项是直接和三农问题有关的。所以三农的改革在全局的改革中占的比重比较大,大约占14%、15%。

  从三中全会《决定》发出之后,各有关部门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陆续已经出台了一些改革的方案,中央考虑到整个农村的改革是一个大的系统,涉及到很多方面,刚才讲到有40、50项内容,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农村改革的推进,必须加强其协调性、统筹性,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就指示我们抓紧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推出一个关于农村改革系统性的总体设计,这就是这个《方案》出台的背景。

  这个方案大家应该都了解,今年8月底才正式发出,实际上在这个方案出台之前,很多农村改革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改革的试点方案,都在推进。所以这个《方案》的出台,我们在介绍背景中讲到。第一,不改变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已经出台的那些农村改革的实施方案和试点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第二,也不影响中央今后继续出台其他农村改革方案和试点方案。所以这个方案实际上起一个指导性、指引性的作用,主要是明确农村改革的大的原则、基本方向,划清底线以及要解决好农村各个方面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主要起这个作用。这是出台这个文件的主要背景。

  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不久,昨天已经公布了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今天各大媒体都登出了,有一些同志也问我,农村综合性改革实施方案和五中全会是什么关系?五中全会,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党在制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期间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展都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其中当然也包括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大家对照一下这两个文件,实际上能看出来五中全会的建议中对于农村改革也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这些明确的要求很多都在农村综合性改革实施方案中有体现。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讲,起草《实施方案》的过程,也正是起草五中全会《建议》中关于农村改革发展政策部署的过程。因此《实施方案》的起草实际上是遵循中央关于如何来实现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从改革的角度来进行农村改革的综合设计,可以这么说,尽管这个文件发在前,《实施方案》发在五中全会之前,但它也是体现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文件。具体的内容我这里就不展开讲,很重要的一条,大家在五中全会的建议中,这一次有很多新的提法和亮点。从指导思想上和工作部署上能够感觉到五中全会的建议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强调要完善我们的发展理念,建议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也是强调这五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偏废。实际上《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起草过程实际上也是贯彻了五中全会的这些指导思想,就是农村改革的各个方面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不可偏废。

  正是根据这样的精神,《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个文件对整个农村改革提纲携领地提出了五大领域,一是关于改革和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二是关于创新农业的经营形式。三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增强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第五是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理。

  从这五个方面一共梳理出26项重大改革措施,大家都能理解到这些改革的重要领域和重要的措施,相互之间都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推进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谁来组织、谁来指导呢?想要不通过农村的基层组织,这件事情是做不好的,所以你想推进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能够实现中央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必须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让农村的基层组织能够认真的贯彻中央的要求,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实施方案》当中有一些内容已经开始进行,今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实践的变化,还会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方案,但是很重要的是要把握农村的改革方方面面相互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联性。所以协调推进是它最根本的一个东西。当然很重要的是我刚才讲的,《实施方案》很重要的内容是要明确改革的方向、明确改革的重点、明确改革的底线。

  我就先给大家做这么多的介绍。下面我跟我的同事韩俊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请教两位专家:第一,今年的《方案》中提出了5个关键领域和26项重大举措。其中第一项就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否意味着下一个阶段农村的改革中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下一阶段这项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在哪儿?第二,今年的三大主粮的价格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首先是市场交易的价格比较低,出现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今年的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也是抑扬持平,是否说明我们现在的政策性收购已经有些吃力了,恰好这次发布的《方案》中也提出要改革完善玉米的收储政策,要改进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政策,能不能给我们透露这方面的细节?谢谢。

  陈锡文:

  五个关键领域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放在首位,像你刚才说的,对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来说带有基础性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农村实际上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的主体当然是农村集体经济,我们整个国土面积中大约45%、46%的面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其中包括18亿亩耕地、还有林地、草原和未利用土地,国土面积接近一半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因此,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体系中显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其他的还有国有林场、国有农场、供销合作社等等这样一些国有的或者其他所有制的经济,还有农民的个体私营经济、农民的合作经济等等,所以农村经济是复合型的。这里特别强调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改革,并不是说对其他经济是忽视的,其实我们关于国有林场的改革、国有林区的改革、国有农垦的改革、供销社的改革这些文件都在陆续发出,也包括对于保障农村的个体私营经济等等,都是高度重视的。只不过是因为整个农村经济当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大,如果要说户口在农村的话,它关系到9亿多的农民的切身利益都跟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密切相关。

  按照这个《方案》的制定,大家能够看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涉及到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体部分是耕地。我们根据第二次土地详查的结果,现有保有的耕地是20.2亿亩,其中大约有2亿亩是不太稳定的,比如它占了林地、草地或者是一些在江河湖泊的水位线以下,涨水了可能会淹掉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耕地涉及到亿万农民。我们现在整个农村有2.3亿户农民承包了集体的土地。所以对于耕地制度这个产权制度怎么进一步清晰,这是当前我们面临很大的问题,在这之前中央已经发出了通知,各地也都在进行,就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这项工作到今年已经是试点第三年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展很顺利。去年提出了在三个省实行全省性的试点,今年已经达到12个省的范围内开始进行,全国2200多个农业县市区,2200多个县级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有它的试点在推进。到今年6月份已经有2.6亿亩农民的承包耕地明确了它的承包经营权,并且有的开始发证。通过确权登记颁证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下来,明确它的用益物权的性质,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

  第二方面,农村的非资源性的经营性资产。用我们的话说,过去大家讲得比较多的像乡镇企业,现在更多包括像物业经济、物流经济占用了农村的土地,使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投资建立起来的。这一块应该说数量是很大的,几万亿元的资产,这一块资产过去确实在一些地方没有管好,被少数人控制,利益也没有让农民共享。这个《方案》中提出要通过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方式,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通过一定的形式,让老百姓认可的方式,把它能够确权到每个家庭、每个农民身上。它的经营管理,农民要积极的参与,要知情,要有监督权,对经营收益,每一个拥有股份的集体组织成员都有分红的权利。

  第三方面,农村的非经营性的集体资产中,还包括一些幼儿园、小学校、卫生所,这些资产都是集体资产,但不是经营性的。

  在现在这个阶段《实施方案》里提出主要是提高它的效率,怎么更好地给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我们讲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指这三个方面,其中土地问题还有比耕地内容更丰富的,包括怎么改革国家的征地制度,包括怎么改革农村的宅基地制度等等,在这个《方案》里都有涉及,而且已经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部署试点,去年就已经部署,目前这个试点正在推进之中。

  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有些内容和现行的法律制度是有冲突的,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这33个进行试点的地方可以在试点期,试点期是到2017年年底,在这个期限内对这个试点范围内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暂时不实行,到试点结束就要对他的试点改革的成果进行评估,评估之后再确定到底是修改法律还是恢复原来的法律来实行,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这是第一个问题,集体产权制度。

  第二个问题,讲到粮食和价格的问题。《实施方案》里对整个粮食改革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已经提出非常原则的重大的意见,就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我们未来形成中国粮食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大家都知道,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稻谷和小麦的主产区实行了最低收购价的政策,至今还在实行中。从2007年开始实行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2008年开始实行大豆的临时收储价,这两个品种的临时收储价都只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实行,其他地区对这两个品种没有临时收储价。

  现在的情况就像刚才讲到的一样,粮食的形势确实是非常复杂。从表面上来看,我把这概括为三个数量在不断增长。一是今年是第12年,连续12年国内粮食产量在不断增长。二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进口的粮食数量在不断增长。三是目前的粮食库存在不断增长。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情况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当然我们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更重要的还是经济全球化,自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个影响延续到2010年以后,全球出现了对大宗产品需求的疲软,除了像农产品这样的大宗产品之外,也包括能源产品、矿产品,都出现了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国际市场的粮价如果和2011年相比,目前的国际市场三大主粮的粮价差不多跌下去40%-50%,这是全球的局面。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这几年在不断地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这样和国际市场上价格的走向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状况。我们在不断提价,国际市场在不断涨价,过了这一个节点之后会出现中国的粮价高于了国际市场。当然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其实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国内的价格增长,因为你能看到国内价格的涨幅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粮价的跌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