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证券化难解“资产荒”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11-06 07:43:43
如若不良资产证券化依然只是一场“银行间的游戏”,则既无法化解系统性风险,也不可能做大规模。 中国经济下行正在让银行业买单。随着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收官,不良资产进一步恶化的狂澜难以逆转。据媒体统计,截至2015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9079.79亿元,较年初新增2396.44亿元,已经接近2014年全年新增量。然而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再次行政式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可能性已经较小,探索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化方式、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业内人士近期焦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已不容置疑,如处置成本低、可以批量处置、打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等等。尤其是在金融行业前普遍遭遇“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不良资产证券化能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开展金融创新提供新产品。然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比其他证券化产品,由于基础资产更具特殊性,仍存在许多难以展开的痛点。 比如,目前我国理财市场的刚性兑付尚未实质性打破,投资者在做投资决定时,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信用增级要求较高。历年已经发行过的几笔不良资产证券化中,次级档证券均由发起人风险自留。这种信用增级的实际操作影响了真实出售,不良信贷资产难以真正地做到破产隔离,使得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四大国有银行以往处置不良资产总体比较顺利,并且商业利润不错,其根本原因只是因为此前一直处于经济上行期间,各类资产价格如土地、房产、资源等均处于上升状态,但在当前的经济下行期,恐怕就不会那么乐观。 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民间借贷担保链断裂等,主要集中在商业、制造业和零售贷款,这些恰是经济换挡期“除旧换新”的重点。而不良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看涨期权,上述非标资产如何合理证券化定价和估值将是其发行的关键。 未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价、结构设计和发行将面临发行方与投资方的重复博弈:只有在预期贷款回收率低于一定水平时,银行用证券化方式处置不良的意愿才会比较强烈,但如果预期贷款回收率较低,投资者潜在的可能损失概率较大,则产品失去吸引力。如若不良资产证券化依然只是一场“银行间的游戏”,则失去了证券化的本意,既无法化解系统性风险,也不可能做大规模。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批量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更完善的法律环境,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良好的风险认知能力,等等,也都将是制约大规模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桎梏。 但同时,我国处在金融发展的大时代,金融混业步伐加快,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机构投资者大量涌现,为本轮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带来更多市场机遇。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否走出一条更具差异化、更有针对性、更具时代特色的新路,尚待监管方、金融机构、市场机构、中介机构共同合作交出答卷。(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