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再掀中国热 中欧迎来“蜜月期”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5-11-09 10:34:00

德国总理默克尔第八次访华期间,造访合肥新南村一所小学和农家。

东方IC图

●近10多年来,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则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14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是建交时的250倍。

●在安徽省大圩镇沈福村,默克尔参观了一位52岁农民沈自根的家。她“转”了后院的空地,看了前院种给自家吃的萝卜,还跟着去了趟“得走上一段路”的芹菜大棚

●看似英国和德国在与中国合作上“争宠”的局面,实际上反映了整个欧洲在向中国靠拢的事实。觊觎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这个头衔的欧洲国家不在少数

德国总理默克尔前脚刚走,法国总统奥朗德后脚就来了中国。奥朗德紧紧追随“铁娘子”默克尔脚步,真不是为了和德国“秀恩爱”,如果真要“秀恩爱”,那也是秀与中国的“恩爱”。

别的先不说,默克尔的这第八次访华被媒体形容为默克尔向中国的“求爱”之旅。美国媒体分析,事实上,整个欧洲都在向中国“示好”。

回顾近两周的时间表能够看到,10月25日-29日荷兰王室访华,10月29日-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11月2日-3日奥朗德访华。可以说,除重要会议和国际赛事外,中国政府的外交接待日程或许很少安排得如此密集,不过考虑到10月19日-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备受瞩目的访英行程,以及访问5天内达成的59项协议共识,欧洲国家现今的“排队”访华之心似乎也容易理解了。

德国《焦点》周刊报道称,“欧洲再次掀起中国热。”专家认为,与过去的对欧外交不同,中国当前的对欧外交更显主动性,使欧洲各国看到改善对华关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其说中欧间正进入“蜜月”,不如说中欧关系出现了转折,欧洲国家将更加重视中欧关系。

除了政府官员之外,英、荷等欧洲王室也选择拥抱中国。“这次对我们来说像是一个‘加冕礼’。”荷兰外交大臣昆德斯这样形容亚历山大国王访华。

中欧迎来“蜜月期”

无论是之前习主席出访英国,还是此次来访的荷、德、法三国,其实都离不开今年以来热络的中欧关系这一大背景。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近期访问中东欧三国时曾说:“中国对欧外交是全方位的,面向所有欧洲国家。”

“欧洲热”并非一时兴起或心血来潮,发展与欧洲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之一。今年是中欧建交40周年。自1975年中国同欧盟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过40年耕耘,中欧关系这棵大树已是枝繁叶茂。

算起来,自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盟总部后,中欧关系在各个层面、有重点地得到了推进。

奥朗德此行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仅仅相隔一个周末。在这两个欧盟大国领导人接踵访华之前,习近平主席刚刚对英国进行了举世瞩目的“超级国事访问”,并在北京接待了荷兰国王。

“中英、中德外交不断掀起高潮,法国也要跟进自己的外交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认为,无论从国内因素还是从国际地区因素出发,欧洲国家都需要在对华关系上有所作为。

专家表示,欧洲国家在内部面临一些问题的情况下,都希望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会。中国机遇对欧洲来说非常重要。同时,欧洲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也需要与欧方加强合作。

近10多年来,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则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也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2014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近10%,是建交时的250倍。

截至去年底,在欧盟的中国留学人员超过28万人,在华留学的欧盟学生学者超过4.5万人。中国在欧盟设立了122所孔子学院,欧盟24种官方语言已经全部走进中国高校。现在平均每天约有1.6万人、70多个航班穿梭于中欧两地之间。

此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层面,中欧也互有需求。专家认为,欧洲国家期待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于己有利的角色;中国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如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诉求,也要得到欧洲国家支持。

无论是之前习近平到访的英国,还是此次来访的荷德法三国,其实都离不开今年以来热络的中欧关系这一大背景。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近期访问捷克、波兰和保加利亚中东欧三国时对中欧关系的表述:“中国对欧外交是全方位的,面向所有欧洲国家”。

中国与欧洲的频频示爱、种种合作,是否意味着中欧正在进入“蜜月期”?对此,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认为,与其说中欧间正进行“蜜月”,不如用中欧关系出现了更好转折。与过去的对欧外交不同,如今中国的对欧外交更显主动性,欧洲各国和地区看到改善对华关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使多年来的意识形态障碍大大降低。

到访城市多元化

随着对中国认识的加强,外国领导人选择到访的城市也不再单一。默克尔到访安徽,奥朗德抵达重庆,都显示了不同国家对于中国的不同关注和期待

随着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前后来华访问,中国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大国外交季”。而对于中国这个充满活力又历史悠久的国家,各国政要选择到访的城市也不再单一。

梳理近年来外国政要访华的活动发现,除了必选的首都北京和“出镜率”颇高的上海之外,各国政要来华去哪儿,本身就已经显示出了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不同关注和期待。

作为现任到访中国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默克尔此行选择了安徽,参观了农户和乡村学校。除了这是李克强总理家乡的因素外,合肥等地的发展也是她看重的因素。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表示,这样的安排能使默克尔有充分的时间看中国农村的变化,体验中国的文化。

德国驻华大使柯幕贤说,对于李克强能够亲自邀请默克尔能够去自己的故乡来访问,默克尔本人感到非常高兴,“故乡外交”让默克尔备感温暖,此行默克尔全方位感受了情深意浓的“中国味”。

外国元首访问国家领导人的家乡,往往会被视为展示领导人之间友谊、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记者发现,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过温家宝的故乡天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问过李克强的故乡安徽。

荷兰国王此行选择的杭州,则是看中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在他看来,中国电商的蓬勃发展,将给荷兰等欧洲国家带来广阔的机遇。

“中国和荷兰的贸易额从2009年起增加了65%,从260亿欧元增加到了439亿欧元。对我们来说这是个大数目,在欧盟,我们算是中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之一。”荷兰外交大臣昆德斯说。

亚历山大国王透露,他和夫人平时都会进行网上购物。就在去年12月,曾在投行工作过的马克西玛王后到访中国,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不断提及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等公司的名字。

此外,国王夫妇此行最大的亮点,是他们选择前往陕西延安看黄土高原。亚历山大表示,自己喜欢走不那么寻常的路线,除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他也希望看看中国不一样的地方。

报道称,亚历山大在十年前还是王储的时候,曾作为荷兰的水利专家访问过黄土高原,实地考察过黄河对黄土高原造成的腐蚀性影响,并与中方签署了一项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合作协议。十年过去了,亚历山大希望回去看看自己曾经参与的植树造林项目的成果。在他看来,将成为环境再生的一个极佳案例,这种经验将可以在世界其他地区推广。

崔洪建认为,这一行程尽管和荷兰国王水利专家身份有关,但在中国可以考察水利的地方有很多选择,之所以选择延安有其深意。“延安是习主席插队的地方,我想荷兰方面是想了解习近平这位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逻辑、思想,以及过往环境对于习近平的影响,荷兰方面展现出了这方面的兴趣。”

奥朗德则是先抵达了重庆,参观法中唐家坨污水处理厂。这家污水处理厂由重庆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共同组建,每天为当地百万市民处理污水40万吨。奥朗德在参观完污水处理厂后发表了非正式讲话:“我看到了中法合作的成果,展示出两国为改善环境做出的努力。”

由于这次奥朗德的访华日程只有短短两天,因此还被重庆网友调侃“吃个火锅着啥子急嘛!”

对于为何外国领导人来华到访除北京以外的城市,外交专家高树茂表示,一方面要和来访时召开的会议、活动相结合而确定,另一方面,在早前国外对中国还没有那么了解的时候,以往外国领导人喜欢集中到访西安、上海、深圳等城市,随着对中国认识的加强及广泛,他们选择的范围在逐渐扩展。再者就是即将到访的城市已经开展了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合作,因此该国领导人愿意到访该城市去深入了解。

高树茂说,外国领导人到访安徽、重庆等城市,实际上已经不光局限在宣传意义上了,更多的是一种推动作用。鼓励本国的企业界人士更多地关注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加强和这个地方的经济合作。

欧洲的亲民牌

踢足球、逛菜地、玩自拍……荷兰、德国、法国领导人访华期间,纷纷大打亲民牌,展现个人魅力

除了希望越来越深入了解中国之外,欧洲领导人访华也大打亲民牌,积极开展民间外交。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足球作用不可或缺。10月习主席出访英国期间,也参观了英超新晋豪门曼城俱乐部,并见证了前曼城球员、中国著名球星孙继海入驻英超“名人堂”的仪式。

“习近平主席对足球的热爱已经为各国政要熟知,荷兰国王以足球外交的形式开启访华行程,拉近了两国元首的心,也拉近了荷兰人民与中国广大球迷的心。”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说。

此次荷兰国王亚历山大来访也大打“足球牌”,他先来到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观摩足球训练课,又让前曼联“门神”、荷兰前国脚范德萨上场指导。范德萨在训练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荷兰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经验丰富,愿意和中方寻求合作。

其实,曾是国际奥委会成员的威廉·亚历山大国王本人也是一位狂热的体育爱好者,早在去年习近平主席选择访问荷兰作为“敲开欧洲大门”时,他们就曾经愉快地聊起过足球的话题。

在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训练课后,威廉·亚历山大国王耐不住“脚痒”,走入场地与孩子们一起秀了一把脚法,并和担任现场主持人的国内知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范德萨进行了几脚配合后,将球射入球门。

无独有偶,作为德国国家队最“大牌”的球迷,默克尔也在参观乡村小学足球队训练时大聊起了足球。当她从小球员口中听到德国球星诺伊尔的名字时,默克尔显得相当兴奋,“德国有很多出色球员,我还很喜欢施魏因施泰戈,还有穆勒。”

此外,继上次在成都“逛菜场”之后,默克尔这次又来到了安徽农村“串门”。在安徽省大圩镇沈福村,默克尔参观了一位52岁农民沈自根的家。她“转”了后院的空地,看了前院种给自家吃的萝卜,还跟着去了趟“得走上一段路”的芹菜大棚。

一直以来被媒体称作“善于交友”的默克尔逐一询问了沈自根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为菜农的沈自根说,比起种地,现在年轻人很多都更愿意进工厂做工,默克尔点头说,这一点跟德国差不多。

沈自根的小儿子沈政对默克尔印象颇佳,“默克尔进来聊天坐在我对面,我挺紧张,但我看她时她也会看看我点点头,这个细节让我一下子感觉很好。”

默克尔留给沈政的另一个很好的印象是喝水。沈政说他给客人拿了一瓶水,“她真的就像认识的人一样接过去喝了,然后拿出一张纸巾擦嘴,之后把纸巾放进自己的口袋。”

而奥朗德在访问重庆期间,还专门前往湖广会馆参观,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变脸表演。媒体报道,当演员每变一次脸时奥朗德都会报以掌声。

奥朗德在百忙之中还留下了一张号称价值1万亿的自拍。在“法国总统访华早餐会”结束后,奥朗德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员们玩起了自拍。

这张照片涵盖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大佬”们,包括俱乐部主席柳传志以及马蔚华、马云、王健林、郭广昌、俞敏洪、刘永好、刘东华等人。其所代表的企业年营业收入多达1万亿,因此被戏称为“1万亿的自拍”,同时,奥朗德总统也再次呼吁企业家们关注法国,投资法国。

中国大礼包

这边默克尔刚刚签署价值170亿美元的空客订单,那边奥朗德就宣布中法两国达成200亿欧元的核废料回收协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欧洲领导人出访中国纷纷收获不少“大礼包”

谁都没想到,荷兰国王和王后抵京访华的第一站,是到北京郊区参观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有网友甚至戏谑地表示,国王和王后一定是看到了有关中国放开“二孩”政策的一条段子:放开“二孩”后,荷兰和新西兰的奶牛觉得胸前一紧,所以特地去探望一下荷兰奶牛,希望它们没有受到太大的惊吓。

这当然只是个玩笑,中国是全球乳制品活跃而具有潜力的市场,荷兰是世界农业出口大国,乳品生产历史悠久,行业发展成熟。因此,深化中荷双方乳业合作,对于推进中荷两国经贸发展与合作有重要意义。

去年3月中方表示欢迎荷兰扩大奶制品对华出口,更进一步促进了中荷之间在乳制品产业上的合作。此次中国之行,农业、农产品产业,尤其是乳制品产品,是荷兰国王访问的重点议题。

对于中荷之间愈发密切的经贸联系,荷兰方面并不讳言。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和新闻专员SophieHeyligers表示,在荷兰访华欢迎宴会上,荷兰国王在致辞中明确指出,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人惊叹,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机遇将令全球获益。荷兰拥有的鹿特丹港口内,有1/4的集装箱都来自中国,这显示荷中两国利益息息相关,未来荷兰希望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销售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而从2005年上任至今,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先后八次访华,创西方领导人之最。但每次访华,默克尔都不会空手而归。在此次访华期间,默克尔又接连拿下几个“大单”。

法新社消息称,默克尔到访中国第一天,就经历兴奋时刻,中国确定向欧洲空客购买总计为130架大型空客飞机,其中100架A320客机,30架A330双走道长途客机。

报道称,尽管中国购买欧洲空客飞机并没有让德国直接受益,但中国大手笔订购欧洲空客,向刚刚抵达北京的默克尔以及稍后将前往中国访问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传递乐观信息,即中国的经济与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这对于振奋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悲观情绪大有好处。

此外,默克尔还见证了上交所、德交所、中金所签署协议合资成立中欧国际交易所。这是中德两国在金融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2013年初,上交所与德交所高层提议在欧洲建立离岸人民币交易平台,之后中金所加入。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商讨,三方合作方案逐步成型,并得到了两国监管机构和政府的支持和认可。

更重要的是,默克尔也是为了稳定军心,继续为德国汽车业“代言”。受尾气造假事件的影响,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或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而中国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市场,两家合资企业也是大众关键的利润来源。访华期间,德国大众汽车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或许让默克尔吃了一颗“定心丸”。

相比之下,奥朗德收到的“大礼包”也不小。11月2日,中法两国就核废料回收签署一项工业合作协议,价值高达200亿欧元。另外,法国总统府还透露,中国将参与大巴黎的建设投资。中国主权基金已经准备拿出10亿欧元,投入大巴黎计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核工业集团还将收购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集团的部分股份。法国政府控制阿海珐集团股份约为87%。受此影响,阿海珐集团股价一度上涨5%。

三驾马车谁领跑

英国、德国、法国向来被认为是领导欧洲发展的“三驾马车”。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三个国家都想要当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无论是英国,还是荷兰、德国、法国,最近向中国“示爱”的欧盟国家都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对于中国主要发起的亚投行,都身先士卒地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英国,作为第一个申请加入的欧盟国家,被认为是亚投行中欧洲力量的“带头大哥”,为亚投行在欧洲范围内“赚足了吆喝”。

此次默克尔访华,虽然中德之间签署的经济协议与之前中英签署的巨额合作协议相比“逊色不少”,但德国依然会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法兰克福汇报》将默克尔访问中国称为是“拜访几乎最好的朋友”。而德国《每日镜报》的文章则指出,德国总理默克尔此次访华的时机很微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从英国出访回来,两国之间在各领域的合作急剧升温。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MERICS)主任SebastianHeilman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德关系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两国之间合作的热度在明显降温。他说:“从德国方面来看,的确是有一些领域出现了不利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在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中方对德国的外交热情也在消减:在中国人看来,德国工业界在技术合作方面表现得过于消极,而德国政府也没有对技术革新合作伙伴关系这个话题予以足够的重视。”SebastianHeilmann同时也指出,目前德国政界在对华政策方面鲜有新的推动力,这也不足为奇,因为难民危机和中东问题已经令柏林忙得无暇他顾。

然而就在同时,英国却走在了对华合作的前列。在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英国之行中,不仅女王亲自设宴款待,而且两国还签署了巨额经济合作协议,包括中国在英国承建核电站。在这种背景下,德中关系就有些“相形见绌”。

在过去至少十多年的时间,德国一直都是欧洲在对华合作方面的标杆国家,默克尔政府也受到中方的频频“示好”,“而英国突然以其极为主动的对华政策超过了德国”,SebastianHeilmann表示,这或许可以称作“换班”:伦敦现在接过了发展对中国关系的领导角色。

“这也不完全是因为英国猛烈的外交攻势,也和中国的兴趣点转变有关。在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量降低的同时,中国现在对于进入国际金融和外汇市场的机会以及与服务业相关的技术看得更重,而在这些方面,英国显然是比德国更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的需求。”

看似英国和德国在与中国合作上“争宠”的局面,实际上反映了整个欧洲在向中国靠拢的事实。日本《外交学者》杂志文章指出,英国试图把自己放在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这个位置上,但是觊觎这个头衔的欧洲国家不在少数。波兰、捷克、匈牙利也都可以宣称自己具备这个资格。

不过,作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德国自然不甘人后,德国舆论自信地表示,中德关系无须寻找“黄金”之类修饰词,中德经贸往来的厚度已经证明了中德关系的“成色”。中德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中德合作的耐力和潜力,默克尔此访无疑为中德携手共进的长跑注入了新的动力。

而作为欧洲另一核心的法国,近年来在中欧商贸交往中却逐渐落了下风。有分析指出,这与法国工业体系日渐萎缩不无关系。以汽车为例,法国雪铁龙进入中国多年,但由于实力不济,在与德、日、美系车企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

而这一次奥朗德与默克尔前后脚访华,签下空客价值170亿美元大单的却是默克尔,而非奥朗德。虽然空客公司是由法国主导创立,其总部所在地也在法国,但是由于工业体系萎缩,生产基地逐渐移向德国,法国政府所拥有空客的股权也逐渐减少。空客飞机的最大受益方和实际主导者,已经不再是法国,而是转移到了德国手中。

既没有德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在金融服务领域又竞争不过英国,奥朗德只能“剑走偏锋”拉近与中国的关系,力图证明法国在欧洲乃至全球事务中仍具有影响力。事实上,奥朗德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在巴黎的艰难会谈之前与中国达成一个有力的联合声明,从而为签署一项全球气候协定提供保障。

11月2日,中法双方发表《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奥朗德终于得偿所愿凯旋回国。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