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农民渴望通过电商“淘”出财富与梦想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1-10 08:52:04

新华网西安11月10日电(记者蔡馨逸陈晨)在听完一场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高端论坛之后,陕西省丹凤县的农民企业主涂志峰的情绪有些亢奋。他快速在笔记本上划下几个符号和文字,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了新想法。

涂志峰的家乡丹凤县位于秦岭深处,气候适宜,盛产中药材。2年前,他承包了100亩地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如今虽初见规模,却仍与他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

更令他烦恼的是,自己已然厌倦了每天背着包四处跑业务、联系客户上门收货的日子。于是,6日一早,他来到陕西杨凌,参加这里一年一度的农业高科技博览会,渴望找到新灵感。

“不虚此行!”涂志峰说,来之前他就想过把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能够解决“市场在哪里”这个困扰他已久的问题。在听了博览会上的电商论坛后,他发现电子商务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尽管还有些顾虑,他已决定要试一试。

和涂志峰一样,几百位农民参加了这个论坛。他们频频拿起手机,拍下演讲内容,嘴里不时蹦出“O2O”“线上”这样的时髦词汇。虽然与浙江、广东等地区相比仍显落后,但网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诉求,让这些身处中国西部农村的经营者看到了“淘金”的希望。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平台完成了483亿元的农产品销售额。“零食、坚果、特产是占比最大的农产品类目,鲜花绿植增长最快,不难看出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以及对绿色、安全的追求。”阿里研究院研究员张瑞东说,以地处西部的陕西为例,这里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独具潜力。

随着宽带网络、无线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在西部农村逐渐普及,技术上的鸿沟被填平,坐在电脑前将自家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已经开始成为现实。

2013年,凭借多年商海打拼的经验,陕西延安小伙雷海涛看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力。他开办了农产品淘宝店,销售当地的苹果、小米、红枣等特产,成为亲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的“触网”之路也颇不顺利,第一年收入寥寥。他开始意识到,网上“淘金”绝非易事,从技术支持、页面装潢到网络营销都需要专业知识,仅凭一腔热忱难以奏效。

经过一年的摸索,雷海涛的网店运营逐渐步入正轨。去年,他趁热打铁,相继给两家电商巨头当起了供货商。目前线上年收入有二三十万,但雷海涛并不满足,认为这只能算“养家糊口”。

他的计划是建设一个农村电商平台,聚拢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做生意。“农村发展电商,人才短缺还是最大短板!”他说。

在中国西部,不少村落、县城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默默无闻”的传统图景。陕西关中平原上的农业县武功现在已有600多家网店,每天接收的订单超过3万单。去年的“双十一”,这个县的销售成绩是1600万,今年这个网购狂欢节又即将到来,他们把预期定在了5000万。

甘肃成县县委副书记张乐群说,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成县农民长期苦于农产品销路不旺。2013年6月,他们第一次尝试用微博、微信销售当地的核桃、樱桃,效果之好出人意料。

此后,成县开始有意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短短两年之后,这里拥有了676家网店,快递企业40家,电商企业2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2亿元。

农村市场也逐渐成为电商巨头看好并竞相角力之地,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将发展农村电商列为重要发展战略。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拥有各类涉农网站3.1万个,其中涉农交易类网站有近4000个,形成了平台自营、个人开店、地方建馆、生鲜农产品跨境等多种经营模式。

“咱西部地区农村的物流成本、交通成本都比较高,技术、资金、理念也比较缺乏。”面对电商热,陕西乾县农民李海宏保有了一份理性。不过,他承认,虽有顾虑和担忧,但农村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来了。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