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1月10日电(记者李劲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创新排在首位,并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这必将推动创新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风尚,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为创新提供了丰厚沃土。长沙一名小学生基于对水果的喜爱,发明了能够均匀切出水果蔬菜的“雪花刀”。“工人发明家”包起帆当码头工人时,借鉴黄沙石头可用抓斗,设计出木材抓斗来替代人工,成倍提高了木材装卸效率。浙江金华基层干部将传统的垃圾分类,由“可回收”“不可回收”改为“会烂”“不会烂”两类,破解了当地农民的垃圾分类难题。这些来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尝试、新探索,都是群众聪明才智的体现。
大众创新,人人可为。结合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技术、工具、流程、制度等诸多方面调整完善,都可能促成创新成果的诞生,甚至可能孕育新的产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鼓励万众创新,并以广大群众的创新为基石,才能建成科技强国大厦。很多中小企业也非常重视员工的创新建议,来形成独特的工艺,借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创新不仅限于科技领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甚至创意构想等,都属创新范畴。
鼓励人人参与,亟需制度保障和激励跟进。要进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体系。作为企业,要让创新激励机制更加完善,搭建适合创新的舞台,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坚持问题导向多出计谋。只有发动大众积极广泛参与,才能培育出众多创新成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