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讯
北京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把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疏控并举、分类施策,切实动真格推进重点领域调整疏解,一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中国青年报11月16日消息,目前,在通州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初步方案已经明确,土地拆迁、腾退已经完成,规划建设方案正在制定。按照计划2017取得明显成效。通州新城8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开工29个,北环环隧实现竣工,东关大道下月通车,北关大道跨通惠河桥桥面铺装完工,南环环隧近期开工。
北京市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禁限新增产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由32%提高到了55%,其中城六区禁限比例统一提高到79%。
2014年版禁限目录发布以来,北京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到10800多件,其中今年前10个月不予办理的共7500件,新版目录发布2个月以来不予办理的3200件,增量控制效果明显。
1~8月河北省引进北京市项目2510个、资金1814亿元,分别占河北省引进项目和资金的32%和41%。截至10月底,北京市共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15家,提前完成300家污染企业年度淘汰任务,累计淘汰各类污染企业995家。
目前,北京地区向河北疏解转移的工业项目超过,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达产以后将形成2500亿元的产能。
北京市将高耗水农业生产功能外迁,2015年小麦生产面积减少10万亩,生猪生产规模调减5%、肉禽生产规模调减了7%,规模畜禽养殖场从1907家减少到1886家。外埠供应基地加快建设,环京“菜篮子”生产基地扩大到70余万亩,年供菜量300万吨,占到北京市消费量的1/3左右。
动物园、大红门、天意批发市场疏解进展顺利。前三季度撤并升级清退90家低端市场,完成全年任务的60%,腾退营业面积约44万平方米,摊位1.2万个。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二期)已试营业,一期、二期共有1500多商户落户,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大红门服装博览中心已经在白沟新城开工建设。新发地批发市场加快外迁仓储物流功能,首批300余商户签约落户河北高碑店,预计年底前将带动4000多商户落户。
教育医疗功能疏解方面,北京城市学院接收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后,今年9月顺利迁入顺义区杨镇新校区;北京建筑大学二期1.4万平米学生宿舍竣工,新迁入1000余名学生;西城区北京市外事学校等4所职业高中整合为一所职教学校,2016年起整体平区沙河镇七里渠育荣教育园区。目前已腾退5处校址共4.3万平方米,用于弥补中小学教育资源欠账。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外疏解加快推进,天坛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主体结构5月封顶,预计2017年基本完成搬迁;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完成规划选址,取得机构设置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