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墓出土2000年前砝码 最轻可称2克
来源:中国江西网 发布时间:2015-11-17 08:38:01

海昏侯墓出土的这套砝码共12枚。

海昏侯墓出土的这套砝码共12枚。

说起砝码,停留在你脑海里的,一定还是中学物理课上,老师搬上一架天平,从盒子里用镊子取出的一个个铮亮的砝码。要是和你说,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一套2000多年前的砝码,你一定很想知道究竟是啥模样。11月16日,与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聊起这套砝码,他表示,在那个时候,砝码有一个别的名字——铜环权。在本文中,我们姑且还是称它为砝码吧。

据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这套砝码在江西是首次发现。张仲立表示,这套砝码对于研究度量衡有重要的价值。同样,作为专家组成员,曾在多地发掘保护过青铜砝码的吴顺清透露,这套砝码一共有12枚,最轻可以称到2克。

最早度量衡距今有5000年

记者查阅文献资料获知,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距今5000年前的甘肃大地湾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土的一组陶质量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量器。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汉代政治经济制度皆如秦制,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汉末刘歆将秦汉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规范和条理,后收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最早的度量衡专著。

海昏墓出土12枚砝码

在汉代,汉武帝执政后,历经了六次币制改革,最后推出了上林三官五铢。尽管币制改革比较成功,然而,好的币制还需要有好的管理措施跟上,汉武帝对推行的“五铢”新币制的管理十分重视。其中,汉文帝的“称钱”之法,成为西汉时期币制管理中比较有效的一项手段。汉武帝在称钱管理中使用的主要工具还是称钱衡,然而在推行新币制时,不可能继续使用旧时通行半两时用的“权钱”,当时用的是另外一套砝码钱。

据文献记载,秦汉以前的衡具大多是两边等臂的吊杆式天平,与今日的平衡式天平完全是一个原理。到了汉朝,称测、校验钱币重量有了一套专用的衡具,秤杆还是以吊杆天平式为主,砝码多见称钱专用品。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有101枚四铢半两钱,在同一个竹笥内还有一件“称钱衡”和一件圆形砝码。

“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砝码一套,总共12枚,大小不一,都是环形的,为青铜材质。”吴顺清说。

据吴顺清介绍,在海昏侯墓内,目前暂时没有发现吊杆式天平。“那个时候的天平,就是用一根30多厘米长的杆子,取中间位置打个孔。”然后,在杆子两头各吊一个盘子,盘子内一边可以放物品,一边放砝码。“两边平衡了,砝码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不过,他同时透露,这套砝码最轻的可以称到2克,全部加起来可以称一两斤的物品。“那个时候,砝码主要是用来称钱的,像黄金之类的贵重物品。”

砝码在汉代有着规范的检测标准

对于砝码为何选择青铜材质,而不是铁材质的问题,吴顺清解释说,铁容易氧化生锈,所以称不准。“青铜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他同时表示,在西汉时期,对砝码就已经有了专门的部门和规范的检测标准,同时也有着严格的法律。“每一个砝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经过再校验。”

记者查询文献资料发现,汉文帝在实施放任铸币政策的同时,推行这种“称钱”法律,在市场买卖过程中对所用的钱币进行管理,规定在社会流通的钱币必须经过政府称重校验。称钱法律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市场中钱币的质量,正是“称钱”之法的执行,让文帝四铢半两出现了一度辉煌。

“正常情况下,每一套砝码都是奇数的。”据吴顺清介绍,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这套砝码大小不一,共有12枚。为何这套砝码是12枚?对此,吴顺清解释说,在这套砝码中,有2枚最大的,所以才出现了偶数。

吴顺清说,在西汉时期,砝码的重量都已经非常标准。“那个时候,对砝码就已经有专门的部门和规范的检测标准,同时也有着严格的法律。”他表示,每一个砝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经过再校验。

对研究度量衡有重要价值

“砝码在我国北方出土较少,在南方地区较多。”张仲立说,由于出土的砝码不多,所以在学术界,对砝码研究也相对较少。“此前,对这样的砝码,我也见得很少。”

张仲立表示,此次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这套砝码,无疑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度量衡提供了实物,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砝码是否用于私自铸钱称重?

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10余吨五铢钱,无疑是一直关注的焦点话题。近年来,江西考古发掘的大批汉墓中都出土有数量不等的铜钱,而且有十余个市县曾发现过钱币窖藏,窖藏钱币的数量从数公斤至数百公斤不等,其中有大量的汉代钱币,这正表明了当时钱币铸造数量之大。由此,杨军此前表示,可以看出,海昏侯墓内出土的铜钱,极有可能产自南昌本地。缘由是南昌曾是全国最大的一处铜币生产基地,当时的海昏侯或会私自铸钱。

而同时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砝码,就是“称钱衡”。那么,这些砝码连同目前尚未发现的吊杆式天平,会不会是海昏侯私自铸钱时,用来校验所铸造的五铢钱重量的呢?就这一话题,专家表示,目前还难确定是否如此,需要在下一步的考古研究中考证。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陈艳伟 实习生吴秀娟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