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应参考以色列的六大反恐绝招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8 10:36:03

编译 | 王自励

一篇智库报告指出,正如奥朗德总统在袭击发生后宣称的那样,法国正在遭受的是一次“战争行为”,而不是一场犯罪活动。以色列已经用实践证明了赢得这样的战争是可能的,但这种胜利从来不属于胆怯者。以色列究竟有哪些反恐的妙招呢?

当我的法国朋友和同事正在为巴黎恐怖袭击之后该如何做而苦恼时,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以色列的经验。

这次的恐怖袭击不是“法国的9•11”。在“9•11”袭击中,“基地”组织耗尽了其在美国本土的人力资源,并且再也没能重获打击美国中心地带的能力。这是法国版的“阿克萨群众起义”(注: Al-Aqsa Intifada,即2000年9月开始爆发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亦被称为“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以色列视其为恐怖主义活动)——不幸的是,更多相同的事件恐怕还将上演。无论对以色列的反恐政策持怎样的政治态度,我们都难以否认以色列在过去二十年里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成功实践是法国克服当前挑战的唯一现实参照。

那么,法国能从以色列学习些什么呢?

牺牲一些自由和便利

绝大多数以色列人都无法想象,如何能在不经过一个金属探测器的情况下进入像法国受袭的音乐厅那样的场所——并且在以色列,政府是有意这样做的。以色列人或许会抱怨,但如果政府免去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时时经历的麻烦,他们将感到更加不自由。

依据乘客信息加强机场安检

所有决心在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圣战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之所以被视为航空安全的典范,就是因为以色列鼓励在安检中根据宗教、年龄、性别等特点挑选乘客进行额外的详细检查。在明确得知自己将被单拎出来接受调查和问询的情况下,即使是最老练的恐怖分子也不大可能去冒这个险。

认识到“威慑”的手段本来就不公平

既然自杀式袭击者对死亡或肉体伤害无动于衷,你必须用他们最在意的东西威胁他们。以色列毁坏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家庭住宅的做法或许并不完全“公正”,但为了打击这些家庭为“圣战”事业提供“殉道者”而获得的巨大社会认同和经济利益,这种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要让“与恐怖分子有关联”这件事在法国成为一种极不愉快的体验。必须认识到,确保只有恐怖分子为其恐怖行为付出了代价既不可能,也不会令人满意。尽力避免伤害平民自然与法国的价值观相符,但是,别让不切实际的反恐策略造成的反弹以及国外的仇法情绪支配了法国的政策。

将恐怖网络的幕后“大脑”作为打击目标

去追捕那些负责招募、融资、训练、动员以及指导“圣战者”的人,而不仅仅抓捕实施袭击行为的人。如果可能的话,依法起诉他们;但如果他们身在海外,也不要畏惧采用更便捷的手段执行正义。尽管当以色列首次将定点清除作为一项反恐手段时存在很多争议,如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包括奥巴马政府)都认识到了这种手段的有效性。也正赖于此,以色列境内自杀式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从2002年的数百人降到了2010年的0人。

打击煽动行为

美国或许还能继续假装伊斯兰仇恨言论和教条灌输与恐怖袭击无关,法国却承担不起这样做的代价了。法国政府今年6月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将40名被指控为煽动罪的伊斯兰分子驱逐出境。这项举措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对于那些位于法国郊区贫困、破败、犯罪频发的穆斯林社区,警察部队和情报机关应该大胆进入而非回避它们,并将社区中心、清真寺和高层建筑纳入监控之下。此外,还应在这些伊斯兰分子庇护所的入口处设立检查站,对进出的人实行搜查。

必须控制和监测边境

此次至少有一个袭击者在希腊取得了难民地位并得以前往法国,这是最大程度上的情报失败。瑞典、德国、奥地利以及其他国家已经开始重新考虑允许欧洲境内人员自由流动的申根协定,法国也应该这样做。法国内政部在巴黎袭击发生后立即开启了边境管控,这种政策转变应被固定下来。

正如奥朗德总统在袭击发生后宣称的那样,法国正在遭受的是一次“战争行为”,而不是一场犯罪活动。以色列已经用实践证明了赢得这样的战争是可能的,但这种胜利从来不属于胆怯者。

  参考文献

  Gregg Roman,"What France can learn from Israel in confronting islamist terror",The times of Israel,NOVEMBER 17,2015

  版权申明本文为中东研究通讯研究团队原创,授权和讯网智库转载,如有意转载或引用请与中东研究通讯微信公众号(MenaStudies)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