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1-23 13:32:01

新华网巴黎11月23日电(记者韩冰应强张雪飞)还有一个星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即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黎拉开帷幕。大会尚未召开,国际社会已经广泛关注。大会何以如此扣人心弦?将有哪些焦点议题?目前准备工作进展如何?新华社记者在巴黎展开了调查。

何以受到广泛关注?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所以备受瞩目,缘于它可能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大会的首要目标是,在《公约》框架下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新协议将在一定程度上确定,2020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结束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谈判结果关系到各国切身利益,能否成功达成预期协议尚存悬念,自然牵动人心。

大会期间各方谈判势必不会和风细雨。部分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刻意回避自身的历史责任,片面强调每年的排放总量这个单一指标,企图将减排责任转嫁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种有失偏颇的立场给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不小困扰。

一系列数据显示,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实应承担减排的主要责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披露,目前,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人均每年的碳排放值为9.6吨,远高于非经合组织国家的3.4吨。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自1850年以来的历史累积排放占全球的比重为11%,远低于美国的27%和欧盟的25%;中国的人均历史累积排放更是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科学研究表明,导致气候变化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累积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就是说累积排放总量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也应是考量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责任最首要的指标。

将有哪些焦点议题?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达国家应如何履行援助承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援助的规模与来源、发达国家是否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等议题,将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援助,帮助后者应对气候变化。然而,经合组织今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和2014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资金分别仅有520亿美元和620亿美元,距离承诺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在发达国家阵营内部,对协议的约束力问题也存在分歧。美国国务卿克里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协议不应有约束力。而法国总统奥朗德对此反驳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可能达成的协议应有法律约束力,否则就意味着无法促使相关国家履行承诺。

法国总统环境问题特别顾问尼古拉·于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较不积极的发达国家虽然在减排等问题上表现出较以往更积极的态度,但究竟有多少诚意还需要看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供气候变化资金、减排进展定期审核等焦点问题上,中国一再做出了表率。比如,今年9月以来中国陆续宣布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每5年全面盘点减排长期目标总体进展等举措和主张,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召开注入了宝贵动力。

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法国政府多次表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是法国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为了保证大会成功召开,法国在前期准备和会议议程安排方面煞费苦心。

从年初至今,法国已组织多场非正式部长级协调会,以协调沟通各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在议程上,法国吸取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教训,安排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在大会首日出席,以增强气候谈判的政治动力。

法国总统府20日透露,已有138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邀请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期间,来自195个国家以及欧盟的代表将汇聚一堂,各方的代表团人数总计将达到1万人。全球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也将参加大会。大会的注册记者数量已超过3000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易卜拉辛·塞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已有超过160个国家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国家都提交了报告,提交报告的国家的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从这一迹象可以看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已处于凝聚之中。

在11月13日巴黎发生恐怖袭击惨案后,法国政府也相应加大安保力度,确保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能够安全召开。法国政府在大会召开前一天和结束后第一天,将禁止人们在巴黎和其他城市的公共街道上游行。不过,对恐袭的防范不会影响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程,计划举办的300多场活动都将保留。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