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23日新媒体专电题:大众点评创始人眼泪中的“互联网的江湖”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叶健阳娜
近日,大众点评网创始人张涛与人抱头痛哭的照片流传网上,令不少创业者不胜唏嘘。张涛痛哭的背后,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洗牌,但对于投资人或者消费者而言,往往“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后来的创业者们,又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互联网巨头缘何“相爱相杀”?
张涛痛哭的照片被公开,其实算个意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互联网也是如此。而且,不是所有企业家的男儿泪都能被人看见。其实,在张涛之前,有类似命运的岂止一位?
近年来,行业两强合并的趋势正加速度涌现。与此同时,其中一家创始人淡出也成定局。2012年8月,国内主要视频网站优酷与土豆合并后,土豆网创始人王微淡出;2015年2月,国内主要打车软件滴滴与快的合并,快的创始人吕传伟淡出;如今,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淡出。
每场合并的主角,都是市场竞争的佼佼者。对此,易观智库分析师庞亿明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合并案例集中在“资本密集型”领域。一方面这些领域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和竞争壁垒,巨头之间的竞争实为“内耗”;另一方面,新资本的进入也加剧了市场竞争。这些都促使巨头企业合并,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每场行业巨头合并的背后,都有BAT的身影。例如,11月6日,阿里巴巴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而另一极视频巨头“爱奇艺”则是百度一手扶持起来。早在2014年时,滴滴和快的就分别获得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投资,而百度则投资了优步中国应对。同样,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崛起的背后,也有阿里和腾讯的投资。
啥样的创始人才能“笑到最后”?
无论是土豆的王微、快的的吕传伟还是大众点评的张涛,他们明明与合并企业的创始人势均力敌,为什么最终是他们出局?
对此,艾瑞分析师李超认为,两强创始人最终谁能“笑到最后”,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中谁对业务的主导性更强,二是谁跟资本的关系更好,三是谁想在业务上做更多事情。具有这三方面优势的创始人更可能留下来,另一位就退出了,只是退出方式不同而已。
三场合并的背后,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为最后掌握主导权的无一例外都是北京企业。例如美团、滴滴和优酷的总部都在北京,与此相对,快的打车的总部在杭州,大众点评网和土豆网的总部则在上海。
在中国互联网界,当真是“南征”强过“北伐”?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地域差别的背后,其实是商业文化与投资环境的差别。比较来说,长三角地区的互联网企业务实有余,但品牌意识明显不足。
以美团的王兴和大众点评的张涛对比,美团显然在品牌建设上更胜一筹。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传记《九败一胜》,不仅风靡一时,成为很多创业者传阅的案例,王兴更是亲自上阵拍了封面照片,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虎头虎脑的创始人。相比之下,虽然很多人都用大众点评,却少有人知道张涛和他的故事。
此外,长三角的创业资本远不如北京活跃,仅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热度和资金就足以超过很多城市。
任性合并是否涉嫌垄断?
巨头合并后,总有一位主角无奈淡出。即使如此,这位淡出的主角也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失去的更多是事业上的成就感。就像曾创办土豆的王微,如今在动画片领域挥洒自己的艺术才华。
相比之下,更无奈的是其他的创业者。
多位投资人和创业者就向记者抱怨说,巨头合并的背后,是资本的力量压倒创新的力量。“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补贴,快速将对手消灭干净,这种类似倾销的手段,真的符合市场精神吗?当这些巨头成为仅存的硕果时,又马上合而为一,这种涉嫌垄断的做法,难道就没有部门调查吗?”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就认为,由于互联网企业合并多发生在巨头企业之间,因此涉及市场垄断问题。但是,我国的反垄断法目前执行得并不到位,加上法律也相对滞后,因此互联网的垄断问题只在业内被反复提及而已,几乎没有落地过。
知名互联网评论员方兴东更是认为,互联网垄断程度远超传统行业,不仅仅商业上主导行业上下游、资本上控制生态,而且平台本身主导大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互联网反垄断任重道远,阻力将是前所未有。
尽管如此,“短期来看,互联网创业企业想颠覆或改变BAT的巨头地位不太现实。”李超也表示,“现在的情况就是,不管创业公司如何‘折腾’,最终都归结为资本的竞争,一旦有创业公司占据某些细分领域的领军地位,就可能被BAT收购。未来,要颠覆互联网主要还是要靠技术,新技术出现时谁先占据市场可能就能改变市场格局。”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