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披白布大头巾的阿帕依斯汗老人左和古丽达娜老人右。 张建玲 摄
中间披白布大头巾的阿帕依斯汗老人(左)和古丽达娜老人(右)。 张建玲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4日电 (陶拴科张建玲)入冬以来,新疆阿勒泰市审计局住一牧场克孜塔斯分场工作组在走访入户中,结识了83岁的老阿帕依斯汗。在交流中得知,老人家里56年来寄养过30多个孩子,有汉、哈萨克、蒙古等民族。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儿孙达128人。
56年前,27岁的依斯汗漂亮、干练,丈夫肯杰汗热情、能干。他们结婚后,居住在教育、医疗、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一牧场克孜塔斯分场。
坐在老阿帕身边的古丽达娜老人说,生活在牧区的牧民每年都要转场,上学的孩子因为没人看管,就只能跟着一起转入牧场。为了不耽误学业,牧民们都会把孩子寄养在朋友、亲戚家里。依斯汗一家人为人热情真诚,四邻八舍的牧民都想把孩子送到她这里来。1973年那年,古丽达娜的5个孩子陆续在依斯汗家居住上学直至完成中学学业。
在依斯汗四十多岁时,就已经有了五六个孩子,生活很拮据。也就在这个时候,依斯汗家里又来了几个上学的孩子。
在这些孩子里有一个名叫古丽加提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带着4个孩子,实在无力支撑这个家,便找到依斯汗,表示要将孩子寄养在她家里,依斯汗欣然同意。
此时的依斯汗家里有十来个孩子了。孩子多了,依斯汗也就更忙碌了,炎热的夏季还好过,可到了冬季,孩子们的棉鞋会被雪水浸湿,依斯汗就要给孩子们把鞋子一双双烤干;孩子们的衣服脏了,还要给他们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净。
如今已经是克孜塔斯分场副场长的叶然古丽,她的四个兄弟姐妹曾在1983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寄养在依斯汗家里。回想起依斯汗的精心照顾,叶然古丽不仅潸然泪下:“阿帕对我们太好了,不仅给我们洗衣做饭,我们得病时,还送到医院治疗。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家,但是,阿帕的家就像我们自己的家一样,我们经常会回家看看。”
一牧场退休老教师叶斯布拉提说:“当一名老师是一件光荣的事,但也是一件责任心很重的工作,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四十天后,我要回到学校上班,不得已,就把孩子放在了依斯汗的家中,当时正赶上依斯汗也生了孩子,所以,我的孩子也吃过依斯汗的奶水。把孩子交给她后,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对她真是感激不尽。”
布仁加甫是蒙古族小伙子,他的父亲曾和依斯汗的丈夫肯杰汗亲如兄弟。当布仁加甫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依斯汗就将他接到家中,安置在一牧场学校上学。很巧的是,布仁加甫和依斯汗的小儿子同在一个班级,依斯汗总是亲切地叫他们“双胞胎”。在布仁加甫考入高中时,依斯汗为他买来了新铺盖、新衣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上心。如今的布仁加甫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一牧场发展着自己的事业。
在依斯汗的生活中,陆续有三十多个孩子在她家中寄养过,最多的一次达到十五六个孩子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依斯汗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烤馕、烧茶、洗衣、做饭。
今年71岁的何桂花是依斯汗的邻居,两家当邻居已56个年头了,何桂花时时感受着邻居带给她的亲情般的温暖。
1967年6月,融雪型洪水灌满了整个额尔齐斯河道。何桂花领着4个孩子同丈夫一起将生产队里的牲畜赶过额尔齐斯河转入牧场。当时河水湍急,牲畜又太多,何桂花和丈夫一遍又一遍地分批将牲畜赶过河,当时何桂花手中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几乎被洪水冲走。
夜幕降临,寒冷无比,何桂花的4个孩子饿哭了,她和丈夫也因饥饿、困乏,疲惫地坐在地上。就在他们万般无奈的时候,依斯汗带着热茶和馕来了。捧过热气腾腾的茶碗,嚼着香喷喷的馕,何桂花哭了,孩子们的哭声止住了。
1977年的阿勒泰交通不便、信息匮乏,何桂花的丈夫贾松华突然失踪,何桂花非常着急,依斯汗听说了这件事情并告诉了丈夫肯杰汗,肯杰汗骑马找了三四天,终于在一条大渠边上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贾松华。何桂花说,如果不是依斯汗一家人的帮忙,就凭她一个人徒步去找丈夫,估计丈夫会饿死在大渠边上的。
何桂花会讲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会绣精致的花毡。走进何桂花的家,干净、整齐,墙上挂着绣着羊角图案的壁毯、床上铺着绣有羊角图案的花毡、桌子上放着饼干和干果,整个家室的装饰,洋溢着浓浓的民俗气息。
何桂花说,她学说哈萨克语都是从依斯汗那儿学的。因为是邻居,何桂花常常去依斯汗家里喝茶,耳濡目染,不仅学会了哈萨克语,还学会了刺绣,编制羊毛绳、缰绳等。她的生活习惯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让何桂花深受感动的还有一件事,至今历历在目。何桂花生大儿子那天,是大年初一,依斯汗专门炸了包尔萨克,带着做好的小孩子衣服,跟丈夫一起前去祝贺。看着襁褓里粉嫩的生命,肯杰汗给孩子起了名字,叫恰汗拜,意为“出生在春节的富有的人”。
现在恰汗拜已经人到中年,两家的儿女延续着血浓于水的民汉亲情。
今年71岁的胡山平老人是一牧场的村民,曾经和依斯汗在一个农业队放马,依斯汗的热情、周到和细致让胡山平至今难忘。在农业队,一到冬天,人们都会到山上打柴。遥远的路途和极寒的天气,经常使很晚才能赶回来的村民们又冷又饿。这时候,依斯汗总是烧好奶茶、摆好抓肉、炸好包尔萨克,让打柴的村民们都能喝上热茶吃上热饭。在跟依斯汗一家人共事的五十多年里,胡山平跟依斯汗一家人像亲人一样走动着,从未间断。
6月6日这一天,依斯汗的家里热闹了整整一天。当年寄养在她家中的三十多个孩子有的成家生子,有的已经暮年,膝下儿孙绕膝,粗粗一算,大人小孩加起来有128名之多。
83岁的依斯汗安详、慈爱,被邻居、儿女、养子们紧紧围绕着,整个房间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大家交谈着、回忆着在当年艰苦的岁月里,在依斯汗温暖的家里一起上学、放学、吃饭、睡觉时的情景。说着说着,大家流泪了,现在的泪水,是感激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亲情带给他们的无比快乐的泪水。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