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去世,傍上权力的“奇迹”最终破灭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12-07 07:28:21

徐明的人生起伏和去世,对官商关系构筑极具启示价值。本质上,背靠权力造就的创富奇迹就像搭积木,搭得再高,将“权力底板”一抽难免轰然倒塌。

12月6日,在去世2天后,徐明再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成新闻人物。这位头条常客,前实德集团董事长、“谷开来王立军的牵线人”,在经历了一场短暂而大起大落的人生之后,他的生命句号止步在了44岁上。这是很多人都预料不到的:前不久,还有媒体报道,明年9月,他将刑满释放,他也做好了继续涉足足坛的规划……

回望徐明的一生,从公开见诸媒体的A面可以看到的,既有看似光鲜而辉煌的成就,也有悲催而灰暗的挫败。短短20年间,他从冷库业务员一路成为百亿级资产帝国的控制人;从一个胆小怯懦不敢打架的学子,跃然成为一个所谓的老大和掌舵者;他的业务从学校宿舍里倒腾袜子之类,到大搞资本运作收购足球冠军;他的人生字典里满满地写着,连续多少次跳跃式发展获得多少冠军和第一及永远没有尽头的前进目标。

如果仅止于此的话,徐明的人生,就像是一只没有熊市的股票,一路上行。但世间又哪有这样的股票呢?在历经了各种“辉煌高潮”后,徐明的事业以一种断崖式降落方式迅速落入低谷,他本人也身陷囹圄,成为阶下囚。以一种曾经反复出现于历史中的姿势,尽情滑向人生的低谷。有人形容他的人生,像一个氢气球,在短时间里迅速膨胀至峰值,然后又以惨烈的方式破碎归零。而成就他的和粉碎他的,都是相同的两个字——权力。

这就得回到他不为人知但后来被媒体披露出来的B面去看看。与他的A面一体的,是他对商业与权力敏锐的嗅觉与判断,这堪称决定他成功的关键元素。某财经专业媒体对徐明的成功路径做过梳理发现,他的人生逆变,发生在1992年至1993年之间,他在此期间于北京结交了某些“有背景的人”,他也因此成为“拉得来项目”“跑得来贷款”“搞得定审批”的能人,这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那句话:“要想做大,得傍上大树!”

“傍上大树”之后的每段路程,都有贵人相助,逢山,有人挖洞;过河,有人搭桥;想睡觉,有人送枕头;想发展,有人送机会,每个节点都站在恰逢其时的位置上。做过民营企业的人都知道,这种“幸运”——不仅要找准关键人,还要被对方信任,并成为对方同进共退的利益同盟和钱袋子,能将对方妻儿之事当成生意的第一要务,最重要的是,与对方坐在同一艘同升同溺的船上——难度何其之大。这样的细节和故事,也发生在丁书苗刘汉等商人身上。“贵人”靠山吃山,他们则以“贵人”为靠山,并循着荣损相连的路径,经历着从飞黄腾达到名利灰飞烟灭的下行路。

徐明走了,带着那本并不完全属于他的“辉煌”和遗憾,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肯定会给人们在思考如何构建正常的权力和商业、官与商的关系边际等问题,提供有力而鲜活的例证。本质上,背靠权力造就的创富奇迹就像搭积木,搭得再高,将“权力底板”一抽难免轰然倒塌。也只有凭借契合法治而创造的财富传奇,才能裹上“健康”的底色。(曾颖)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