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近日,深交所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深交所对新一批“智囊”的考题,隐隐透露出交易所明年的工作重点。
13个课题招博士后
12月3日,深交所官网上发布了一份公告,公开面向海内外招收2016级博士后研究人员。
据深交所介绍,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于1999年,是我国证券行业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累计招收16批共149名博士后。该工作站以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研究重点,重视选题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实用性,注重实证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毫无疑问,深交所博士后工作站扮演着“智囊团”的角色,工作站也有着相当高的门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交所在每年末都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人也都需要根据规定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但是每一年的课题都会有一些调整。
以2014年12月23日公布的《201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为例,深交所共给出了21个研究课题,如杠杆时代资本市场的稳定性研究、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研究等课题,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时间烙印”。
在日前发布的2016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中,深交所共计设定了13个研究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这些课题任选一至两项申报。
具体来看,这13个研究课题分别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投融资数据库构建及投融资匹配模型研究、证券市场新型操纵行为研究、交易制度与交易监管创新研究、证券市场信息反馈与投资者群体行为分析、我国私募市场发展及监管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网创新发展研究、场内外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及风险控制研究、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定价机制研究、“一带一路”沿线新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渠道与方式创新研究、企业统一报告相关问题研究、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以及创新型企业融资制度研究。
折射交易所关注方向
与去年的研究课题设计相比,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投融资数据库构建及投融资匹配模型研究、证券市场新型操纵行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新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等都是全新的课题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和今年同样是针对“交易制度”的课题研究,但是侧重方向却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上一年的课题建议是“运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相关分析框架,借鉴国内外市场交易制度演进的历史,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交易所主要交易制度,如进一步完善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机制、市场稳定机制、开收盘价格决定机制等”。
但是今年,“交易制度”与“交易监管创新”研究结合起来,选题建议为“课题拟运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相关分析框架,借鉴海内外市场交易制度演进的历史,研究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同时借鉴海内外市场稳定市场的监管经验,探讨股票分类交易监管模式,包括交易所股票流动性分层管理、程序化交易监管、极端市场波动情形下交易监管制度等,为缓解市场交易风险提供理论及决策参考。”
这一选题中“借鉴海内外市场交易制度演进的历史,研究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的表述,不由让人想到渐行渐近的注册制改革。
信息披露被认为是注册制的灵魂。证监会此前曾表示,将从三方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包括落实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改革理念,推动监管转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加强监管执法。
在深交所公告中,亦提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渠道与方式创新研究”“企业统一报告相关问题研究”等课题。
“大数据”等两课题抢眼
在看起来都很“高大上”的13个研究课题中,还有哪些课题值得关注?
近年来,大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此次深交所也推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投融资数据库构建及投融资匹配模型研究”课题。
选题建议为,目前个人或企业在各种互联网服务中留下的信息数据日益增多,金融、行政管理和商业征信体系正逐步联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投融资行为特征已具备基础条件。课题拟研究如何基于大数据,对融资方融资需求、信用等级以及投资方投资偏好、增值能力等进行分析,建立投融资精准匹配模型,以提高投融资对接效率,更好服务创业创新。
公告还特别要求,课题的申请人需要具备统计学、计算机或公司金融相关学科背景,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对于“证券市场新型操纵行为研究”这一课题,选题建议进一步指出,近期市场异常波动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市场操纵行为的认定更加复杂,给监管执法带来较大挑战。课题拟就程序化交易操纵、信息操纵和跨市场操纵等新型操纵行为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境外证券市场相关操纵行为的认定规则、法律规制与相关案例,并结合境内证券市场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