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建东北粮食生产“保护伞”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2-11 08:36:50

新华网长春12月11日电(记者齐海山)日前,一架标有“中国气象”字样和气象标识的中型飞机飞抵吉林长春,这架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有助提高东北地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进而构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保护伞”。据悉,明年还将有2架飞机投入使用。

该款飞机装有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大型播散设备和空中云物理探测装备,可以实时探测作业云系的高度、温度、厚度、状况和云中凝结高度、过冷水层厚度、以及冰晶浓度等多种宏微观物理资料。

2013年8月,中国在长春设立了首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促进东北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增收、生态环境建设。

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王晓辉说,作业范围覆盖吉林、黑龙江、辽宁及内蒙古,通过区域的飞机、地面的高炮火箭联合作业,为东北区域人工增雨、人工消雹、人工森林火灾(防护)等重大活动提供保障。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14800.5万吨。随着东北地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成为最大的威胁,其中,旱灾造成的影响最为直接。以吉林省为例,旱灾严重时能导致粮食产量250-500万吨的变化幅度。

人工影响天气成为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1958年,吉林省为缓解旱情利用轰炸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从而揭开了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序幕,目前作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目前,东北地区已初步建成由监测分析、条件预报、决策指挥、作业实施、效果检验和技术保障等构成的区域一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建成了由飞机以及高炮、火箭等组成的覆盖东北全区域的空地协同作业系统,在保障粮食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火、防雹消雾消霾、涵养水源、生态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