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讯
油价“四连跌”落空。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15日发出通知,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规定,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同时,国家将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抓紧完善新形势下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此前,根据测算,国内汽柴油价格将迎来“四连跌”,这本将是年内第13次下调。据测算,汽柴油的下调幅度应约为180元/吨,约折合90#汽油0.12元/升,93#(92#)汽油0.13元/升,0#柴油0.14元/升。
油价下调泡汤了 都是雾霾惹的祸
发改委通知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发改委的表态很明确:因为雾霾,所以不调。
雾霾成因说法相互“打架”,由来已久。日前,环保部完成了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源解析工作,结论是机动车排放为雾霾“元凶”。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石家庄、南京是燃煤,天津、上海、宁波分别是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环保部的PM2.5来源解析工作算是给各大城市的雾霾成因进行了定性。
发改委称,低油价时,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
低油价与汽油消费会存在一定的相关度,汽车消费对汽油价格的弹性有多大呢?以美国为例,美国汽油消费量今年持续上涨,显然要归功于低油价。
路透经济学家约翰·肯普(JohnKemp)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美国汽油消费量已高于过去10年同一时间段的平均水平,且仍在不断攀升。
图中显示,去年当油价处于高位时,汽油消费量远远低于季节性平均水平,直到11月左右当价格开始直线下降时,才发生逆转。也就是说,低油价确实会增加汽油等产品的消费。
消费量是一方面 油品升级才是当务之急
不过,当初成品油调价机制确定时,发改委并没有讲雾霾的事,当年各种政策鼓励民众买车,现在雾霾来了穹顶之下又让民众不开车、少开车,估计很多人感情上难以接受。况且油价在7元、8元的时代也没见有几辆车停驶过。看看现在各汽车厂商的数据,卖得最火的车型,还是大排量的SUV。
当然,治理雾霾,人人有责。但最根本的源头恐怕是让我们的油品升级真正落实到实处。
东方证券认为,我国油品质量低的根本原因还是标准不合理,片面强调硫含量,而对芳烃和烯烃含量要求则远低于国际标准,而恰恰是以苯并a芘和硝基多环芳烃为代表的芳烃化合物才是环境污染和致癌的真正杀手。
我国之所以只强调降低硫含量,主要还是因为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发展滞后。导致几大石化企业只具备处理硫含量的能力,而没有办法在保证辛烷值的情况下,再去除芳烃等有害成分。而国家标准制定又削足适履,仅仅是配合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而非考虑全社会的环保福祉。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油品升级其实根本无助于解决环保问题。
暂缓下调的其它原因?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表示,在前期原油价格二次探底的时候,曾经有来自石油系统的声音,提出了“价格地板”的概念。
这不是个新东西,在旧版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有这样的模式,就是原油在处于40美元以下时暂缓调整成品油价格。不过新版定价机制中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描述。
金银岛分析师王延婷表示,当前执行的新定价机制中,提到在原油上涨至130美元/桶以上时,为保护终端消费者权利,国家可暂缓上调零售价格,但对低油价时期暂没有明确的调控政策来保证上游炼厂正常运营。
张永浩认为,低油价的长期持续,给国内石油系统全产业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次调价取消,有可能是国家为了适当保护国内炼化企业而从新启用了价格地板模式。
王延婷也认为,国际油价或将长时间处于低位,并有再度刷新新低的可能,对生产企业生存考验增加,为了平衡市场运行状况,政府或将再度调整调价机制内容,原油遭遇“地板价”或倒逼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速。
张永浩认为,按照定价机制,12月29日国内成品油将迎来年内最后一次调价窗口。未来的成品油定价完善应该是与成品油价格放开的概念相配合的。
“欣慰”的是,这次没有调整消费税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认为,成品油税负已经到达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以深圳为例,93#汽油最新价为5.7元每升,裸价为3.07元,总税价为2.63元,税负占比已经达到46.14%。(请参见证券时报网前述文章《原油都跌回10年前了,为何加油还恁贵?》)
成品油消费税的最新一次调整是在2015年1月13日。随后在3月的全国两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正式确定了税收法定的原则。
一般来讲,调节消费倾向最合适的手段是调整消费税税率。但如果这个时候调整消费税税率,那么是对税收法定工作的否定,所以消费税工具运用的频率将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