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系”的强势介入,恐怕是万科自“君万之争”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控制权危机。尽管王石在昨日内部讲话中,对“宝能系”明确表示“不欢迎”。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却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平静。
在今年8月26日之前,华润股份对万科的持股比例一直维系在15%之内,直到钜盛华多次举牌后,华润股份才在三季度末之前增持了0.23%。但是,钜盛华方面在完成第三次举牌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华润股份再未出手,一直坐视其持股比例攀升至22.45%。
不仅没有实质性增持动作,华润股份甚至在言论上也长时间保持沉默,对钜盛华举牌万科事件不作任何公开的评论和承诺,因此,外界无从得知华润系高层对此的态度。难道华润股份对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并不感兴趣,亦或华润股份囿于种种原因无法用增持来捍卫第一大股东位置?
从华润集团前掌门宋林此前的公开表态来看,至少在他掌权期间,华润不仅对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颇感兴趣,还曾一度谋求过控股权。公开的资料显示,华润历史上至少有一到两次机会可通过参与万科增发提升持股比例进而控股万科,但基于种种半公开或未公开的原因,华润并未最终入主万科,而是从2000年开始便甘做无控股权的第一大股东,这在华润系内的其他上市公司中绝无仅有。宋林在去年落马前曾说,他在履职期间未能令华润控股万科,系其职业生涯的憾事。
而王石、郁亮等万科核心管理层曾多次提及,万科管理层与华润的合作令人愉快。很显然,对于万科管理层而言,华润股份是一个好股东,这位好股东在万科11人董事会中占据三个席位(副董事长乔世波、董事陈鹰、董事魏斌),却从未在董事会决议中公开提出过反对意见。
若无钜盛华及后来的安邦保险连番举牌,万科股权结构及管理结构显然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华润股份既不会随意增持,更不会平白无故减持,这是一个持续了十余年的平衡体系,理论上还可以继续维持。万科管理层多次表态,万科是持股极度分散的社会公众公司,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万科及万科股东。
但理论终归只是理论,万科的自平衡体系终被外来力量打破,令华润股份陷入巨大的尴尬之中。这种尴尬体现在,假如华润股份或华润集团其他成员利用央企的资金、资源优势增持万科,甚至与钜盛华方面掀起举牌大战,坚决捍卫第一大股东位置,那么华润与万科管理层之间原有的平衡系统,也会被华润自己所打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华润股份如此操作至少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举牌大战会大幅提高华润股份的持股成本,作为央企,有违制度;二是华润股份如果执意谋求万科控股权,完全可以在钜盛华举牌之前完成,而无需通过较为恶劣的举牌大战。有种观点认为,万科此前的平衡格局有可能是华润股份与万科管理层及社会其他力量协商的结果,这种平衡格局最有利于万科,一旦华润股份获得控股地位,不排除对万科或股东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假如华润股份不增持万科,那么无疑会失去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最坏的结果是,华润在万科董事会中的3个席位被一一踢走(尽管这种可能性较低)。随着钜盛华的不断增持,华润面临的尴尬会日趋严重。
君万之争,万科管理层险胜,结局并不令人意外。21年后的今天,历史再度重演,也许结局会令所有局外人大跌眼镜。多年后,华润股份如今的微妙地位及不可言传的尴尬一定会被重新审视,届时万科的控制权结构又会是什么样呢?记者李雪峰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