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转行当厨子 父亲:书白读了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2-21 08:36:01

熊其雨,本科毕业,专业是新闻,此前在《株洲晚报》任记者,去年10月辞职,后在长沙一家地铁报任记者,并被提为部门副主任,今年7月,他再次辞职,学了3个月厨师,在潮宗街开了家餐馆。

熊其雨,本科毕业,专业是新闻,此前在《株洲晚报》任记者,去年10月辞职,后在长沙一家地铁报任记者,并被提为部门副主任,今年7月,他再次辞职,学了3个月厨师,在潮宗街开了家餐馆。

长沙客微信号: thechangshaer

我问他:“家人知道你辞职开餐馆吗?”

我问他:“家人知道你辞职开餐馆吗?”

他侧坐在椅子上,笑着,“我爹恨得牙痒痒,说我的书都白读了。”

上个月,毛利润14700元,得去皮,三个人分。收入还不了房贷,他不得不把情况告诉父母。父亲愁得一夜没睡。

我看到了他的彷徨作者 彭玲玲 摄影 邵骁歆

我想见一见这个叫熊其雨的男孩。

微信里,我说:“想和你聊聊。”许久后,他回复,“刚在炸肉丸。”

他罗列出自己的生活:早上6点半起床,买菜、切菜,下午炒菜,晚上9点多搞完卫生收场。

但在下午,会有一小段空闲时间。

我像攀援的人抓住了绳子,第二天下午两点多,直接杀过去。在潮宗街11号,一家叫酱酱卤的餐馆。

潮宗街很窄,像条巷子,街面铺着大块的麻石,两边是一些个体商铺。走在街上,会情不自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我一家一家店铺找。他用短信提醒:在靠近“上城金都”大厦这边。

我抑制不住好奇,拿笔的手,怎么拿起了勺?

记者转行当厨子 父亲:书白读了

1

他正在吃午饭。店面挺窄,店内面积50多平米,设施简陋。

一起吃饭的还有一男一女,他指着他们,自嘲说:“我们是中国合伙人”。

我在另外的桌旁坐下。熊其雨端来茶,又拿来瓜子和桔子,摆在桌上。他穿一件卫衣,微卷的头发板刷一般,脸膛宽宽的。

餐馆在9月18日开业,但生意一般。

我问他:“家人知道你辞职开餐馆吗?”

他侧坐在椅子上,笑着,“我爹恨得牙痒痒,说我的书都白读了。”

“为什么从《株洲晚报》辞职?”

“太累了,每天写稿到很晚,连吃饭的时间都没。”他说。

“为什么又从长沙那家地铁报辞职?”

“工作太轻松了,没意思。所以我这样的人就是‘太贱’了。”

说完他笑起来,露出整齐的牙。刚吃完饭,他又开始嗑瓜子,眼神闪烁不定,在我头顶上空轻轻飘。

我看得出他的徬徨。

2

刚辞职,熊其雨不敢告诉父母。

那时,妈妈每天在网上搜索儿子写的稿件,有一天,她问儿子,怎么不见你写的稿子了?

熊其雨搪塞,当官了,所以不用亲自写了。

他去了湘潭一家餐馆,想在那学厨师。招聘他的人满脸质疑,一个大学生学什么厨师?

他唯唯诺诺,说想多门手艺。

整整3个月,熊其雨在厨房摘菜、打杂。走时,共拿到工资1600块。

回到长沙后,他谋划着要开家“牛皮哄哄“的店,邀了朋友及大学同学入伙,耗资10多万。

“没想到做出来的店,还是这样土鳖。”他有些失望。

上个月,毛利润14700元,得去皮,三个人分。收入还不了房贷,他不得不把情况告诉父母。父亲愁得一夜没睡。

“后悔吗?”我问。

“当是体验不同的生活吧,不管成功或失败,我也不可能把这行做一辈子。”说完,他眉眼低垂,有些茫然,又有些倔强。

记者转行当厨子 父亲:书白读了

3

成为厨师的熊其雨,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生活变得忙碌,没时间回家、没时间看书,甚至连衣服也没时间洗。

偶尔,他会怀念以前那种自由的生活。手机里有一首张悬唱的《自由》,是他喜欢的歌。

我提出,在他炒菜时拍张照。他犹豫了很久,勉强答应。

“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满身油污的样子,而且,我现在也还没成功。”他眨着眼,语气犹疑。左手食指上,有被刀切出的伤口,贴着创可贴。

“成功”就像一块肉,高高地悬在头顶。

在他身上,我又看到我的样子。我们像养在鱼缸的鱼。总是想改变、想换个活法。

这甚至无关乎对错,无关乎是否合理,就是想去另一个地方呼吸,想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仅仅是厌倦了。于是像蚂蚱一样跳来跳去,寻找答案。

或许人生本就没有答案,这终究是场失败的抗争。可是怎能甘心束手就擒?得去消耗、折腾,把自己撕裂,再重建。

记者转行当厨子 父亲:书白读了

4

暮色渐深,熊其雨又要开始忙碌。厨房有些窄,他削完莴笋,又去切香干。外面的桌子上摆着一些饭盒。

他把炒完的菜分别放进那些盒子里。然后骑着电动车,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把盒饭送到客人手中。

媒体转行的人,大部分人放不下身段,但他觉得自己能放下。他关心每道菜的做法,以及每种食材的来源。

“做菜就像写稿子,不瘟不火就没味道。”开店3个月,熊其雨瘦了整整30斤,因为累,也因为压力。

但这仍是一份值得经历的生活。

忙里偷闲,他也会写写文章,或是诗歌。

他甚至又去买了支录音笔。因为每天买菜、做饭,出入市井,总会遇到一些老人,跟他聊长沙老街的故事。他想录下来,整理成文章,希望给长沙客(微信号:thechangshaer)供稿。

“你觉得自己更像记者,还是更像厨师?”我问他。

他答非所问,“我对自己的定位,首先是个男人,然后是‘长沙客’。”说完他笑起来。

自毕业后,在长株潭三个城市,熊其雨先后搬家达12次之多。

聊到最后,他又进厨房忙碌,洗菜、切菜、炒菜,脚下生风。我和他告别,他送我到门口,站在“酱酱卤”窄窄的招牌下,对着我微笑。

  那一刻,我感受到,生命的本质就是不安。

作者 |彭玲玲 编辑|耿志方 温艳丽

照登Publish the original

照登Publish the original

还记得在辞职报告上写“我的胸太大,这里装不下”的美女彭玲玲吗?这个湘妹子回到了长沙,和我的前同事耿志方一起折腾了一个微信公号,这个号叫长沙客(ID: thechangshaer)。有才气的孩子们,值得期待。一叶知秋。而一个罩杯里,可以装下无数长沙客的时光和生涯。

  ——刘原(微信号:liuyuanzl)

关注一下长沙客(微信号: thechangshaer ),发现这里有温度,也有感动。我们每天忙碌,不曾停下脚步感受身处的这座城市。事实上,擦肩而过的人们,在这座城市里正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曾鹏

这几天车展,一直守候左右的拍各种素材,了解各种资料和钻人群拍现场车展照片,一个特别用心、敬业、有责任感的团队!大家可以多多关注这个特别有潜力的平台:长沙客。

——吴春怡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