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男生说谎成癖 教授:他的话我要用心分辨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2-24 14:13:01

近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方忠教授看了一个特别累人的心理咨询门诊,他接待的是一位说谎成癖的男孩。“这小学生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我也要用心分辨,才能判断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和男孩以及他父母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后,徐教授大致弄清男孩说谎的源头。

怕被父母打,他开始说谎

男孩姓陶,父母忙于生意经常顾不到家,爷爷奶奶带大,从小淘气。他经常在外面调皮捣蛋闯点祸,父母恨铁不成钢,听了人家来告状,就要打他。“爸爸妈妈都会打的,有时候用手打,有时候用衣架,锅铲,爸爸下手更重一点。”小陶告诉徐教授。

后来小陶就上小学了,还是改不了淘气、贪玩的天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也不爱做。但他知道,如果父母知道他不做作业,肯定又会打他,于是就不告诉父母。老师这边他也有各种理由:生病啦,本子弄丢了啦,父母同意他不做等等。

这么两头一骗,父母和老师都被他骗过去了。小陶尝到了甜头,说谎开始变本加厉,他开始学父母的签名,有些考得不好的成绩单,他也不给父母看,自己签上父母的名字。

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啊。每到家长会,老师和父母一对证,小陶的很多谎言就被戳穿了。这时,小陶肯定会被狠狠打一顿。但是小陶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打一顿就打一顿吧,痛是一时的,但是瞒着爸妈的话,可以多出很多玩的时间,两下权衡,还是说谎更合算。

再后来,小陶学会了花钱。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够用,他就偷偷从父母钱包里摸钱。这事很快就被发现了,但小陶一口咬定,不是自己拿的。父母狠狠打他,他也不承认,“反正他们也舍不得真把我打死。”

小陶的父母除了打他骂他之外,真的也想不出更好的管教办法了,小陶私自拿钱这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后来,老师觉得小陶说谎已经成习惯了,张口就来,建议小陶父母带他找心理医生,看看有没有办法矫正一下,这才到了徐教授这里。

说谎是正常的

可怕的是无时无刻不在说谎

徐教授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朋友、同事说自己的小孩说谎,这些孩子一般都是学龄后儿童。家长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上学后被“坏学生”带坏了。

“其实说谎是一个人逐渐趋向成熟的标志,每个成年人几乎都会说谎。”徐教授说,“2岁以下的孩子几乎不会说谎的,3岁开始有了一定的说谎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完备,这也是他们心理成长的标志。如果到了学龄后,孩子还不会说谎,那要检查他的智商发育有没有问题,或者有没有其他发育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

孩子为趋利避害,或者为了一些善意的目的,偶尔撒次谎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说谎过于频繁,并且说的是恶意的谎言,那就可能有心理行为障碍了。

恶意的谎言,是指对个人发展不利,或者对周围人、对社会有害的谎言。

“长期说谎的人,他以后自己也搞不清究竟什么是真相,他会形成一个自动化反应,看到蓝色,马上脱口而出的是绿色,会影响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一旦说谎成癖,以后就没人相信他了,到了社会上会被孤立。”

纠正孩子的说谎习惯

要让他觉得撒谎得不偿失

徐教授说,像小陶这样已经有几年说谎习惯的孩子,要矫正他的行为,需要持续的心理干预,疗程大约在半年,并且要家长和老师都积极配合。矫正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让孩子觉得撒谎得不偿失。

“一旦发现孩子说谎,除了给予必要的惩罚外,他原本该负的责任、该完成的任务还是得完成,不能让他从撒谎中得利。比如小陶撒谎不做作业,那么父母或老师发现后,除去惩罚措施,他该做的作业还是要马上完成,哪怕那天写到很晚;再比如私自拿钱,他拿了多少,父母就要从他平时的零花钱中扣除多少,甚至可以多扣一些作为惩罚。”

平时,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的作业、考试、在校情况,别让孩子钻了空子。

另外,要鼓励孩子说真话。即使孩子闯祸了,只要他说了真话,家长就要给予一定的表扬,或者减轻惩罚。对孩子的惩罚一定要适度,不能让孩子害怕,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像小陶父母那样动不动就把儿子暴打一顿,没有任何好处,可以用劳动、多做一些功课、减少玩耍时间、减少他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等代替。

有说谎习惯的孩子,指望通过教育让他一天就完全改变,是不现实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小陶,如果之前一天说10次谎,那么就先要求他一天只能说8次;等他只说8次了,再要求他减到6次,慢慢改变,积小善而成大善,家长也要有耐心。

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

遇到的撒谎学生

采荷一小李琳老师当了将近20年班主任,去年,她遇上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个小朋友带了一个喜欢的玩具到学校,为了不让这位孩子上课分心,她和小朋友商量,先把玩具放到讲台上,放学再带回家。

没想到,这位小朋友放学时忘了这件事,第二天到校时,发现玩具不见了,在班上引起轩然大波。

李老师说:“应该是其他小朋友看见喜欢,拿走了。不过,我在班里问了好久,没人承认。这也可以理解,要在大庭广众下承认自己拿了别人东西,确实很难。

“于是我到走廊上,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出来,在我耳边说‘是’或者‘不是’自己拿的。我和他们约定,不管他们说什么,我都会绝对保密。

“大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个孩子承认了。但我没有停下来,坚持让每一位同学都出来了。既然答应孩子要保密,就要保护他们。事后,我单独和这位孩子交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该怎么办。”

李老师说,很多孩子撒谎是因为觉得后果很严重,怕批评,在对待错误时过分紧张。所以碰到孩子撒谎,不要让孩子觉得犯错很可怕,这样他们的心理包袱会轻一些。

拱宸桥小学金蓓蕾老师,从1992年开始一直担任班主任,关于孩子撒谎这个现象,她有一件事情印象很深。

“有个孩子,不止一次拿同学的东西,不拿别的,都是好看的小文具,比如橡皮什么的。我发现后跟孩子沟通,孩子一口咬定东西是爷爷奶奶买的。几次下来,我觉得有必要和家长沟通。孩子爱拿小东西,虽然不是大问题,但需要老师家长一起引导。

“刚开始跟家长说这件事时,妈妈觉得是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冤枉他们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事不好处理。教育是老师和家庭共同的事,如果父母是这个态度,后面的沟通会很难。于是,我请妈妈来学校,问她,如果她的孩子真的拿了同学东西,会不会打孩子。

“妈妈脱口而出,那当然,偷拿别人的东西肯定要打。经过沟通,我和这位妈妈说好,心平气和跟孩子聊这事。小朋友见妈妈没生气,就承认了,说自己喜欢别人的文具才拿的。妈妈跟孩子说,以后想要什么东西,合理范围内可以买。这次沟通后,小朋友再也没拿过同学东西。”

金老师和李琳老师的观点差不多,孩子撒谎,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怕批评或打骂,二是想得到什么。家长不妨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说实话不会挨打,合理的东西可以得到。

濮家小学的余晶晶老师说,她带的第一届学生,有一件事情印象特别深。

“这个班带到高年段时,接到一位女生家长的电话,电话那头家长很生气,说发现女儿拿了家里200块钱。问她原因,女儿说班上有个男生敲诈他,她不敢告诉父母,只好偷偷拿家里200块钱给那位男生。

“十多年前,小学生偷拿200块钱,不是小数目了。而且根据我对那位男生的了解,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我跟家长说,你们先消消气,我和孩子单独聊聊。

“把女生叫到办公室,我让她看着我的眼睛,回答到底有没有敲诈这回事。刚开始,女孩嘴巴很紧,一口咬定没有,但眼神有点闪烁。我跟她说,只要诚实,老师绝对会原谅你,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但如果你不说实话,老师会很伤心。最后她哭了出来,说怕爸爸妈妈打她,才说是敲诈。

“我又单独找了家长,请他们一起配合,不要因为这件事打骂孩子。如果因为这件事给孩子贴上‘爱说谎’的标签,对孩子的影响就大了。偷偷拿钱,说明孩子有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建议他们和孩子好好聊聊。”

余老师说,孩子没做家庭作业时撒谎的情况比较多。收作业时,他们就会找借口,说作业本落在家里了。“其实老师心里都有数,有没有带作业,翻下书包就知道了。但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我就跟他们说没带本子没关系,作业再补一遍就行。

“以前还有个孩子,一到考试就撒谎说肚子疼,不想上学,现在想想很好笑。他父母第一次当真,就帮他请假了。后来觉得不对劲,每次考试都说肚子疼。可能家长对孩子成绩期待太高,让孩子觉得有压力。我就建议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成绩看得太重。”

余老师的观点:孩子犯了错,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改正的机会。有些家长,孩子做错了事,老老实实说实话,结果换来一顿打。这样做,孩子下次还敢说实话吗?(都市快报)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