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稍加考证,“霾”字的起源和“霾”的说法及历史由来已久。早在甲骨文中,“霾”就已经出现,大致有以下几种写法:
殷商时期,古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事、应验情况刻于甲骨之上,这就是甲骨卜辞。甲骨卜辞中有部分描述天气情况的,“霾”字就曾多次出现在这里。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就收录了若干涉及“霾”的甲骨卜辞拓本:如13467版:“贞:兹雨隹霾?贞:兹雨不隹霾?明言有雨,何得有霾?”意思就是占卜的人问这雨会有霾吗?这雨不会有霾吗?明明说了有雨,怎么会有霾呢?
那么在古代,霾究竟是指什么样的天气情况?
辞书之祖《尔雅·释天》中说:
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
《说文解字》也说“霾,风雨土也”,《诗·邶风·终风》中有“终风且霾”之句,《毛传》曰“霾,雨土也”,都是一个意思。三国时期孙炎对“终风且霾”的霾做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这样,我们可以大致明白,雨在这里作动词,雨土即是像下雨一样散落尘土。闻一多就在《风类诗抄》中说:“大风扬尘,从上而下曰霾。”霾,就是风夹带着尘土而下。
《楚辞·远游》有“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一句,东汉王逸注曰“扫除雾霾与尘埃也。”是说风在前面为“我”扫除雾霾与尘埃。东汉的刘熙在其《释名·释天》中说:“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释名》是古代一本探究事物得名来源的书,刘熙在书中这样解释霾,与《尔雅》一以贯之,但更具体地描述了霾的表象,即昏暗。因此,有“霾晦”一词,形容大风扬尘以致天色晦暗,如唐代储光羲《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中的“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王逸注中所说之意了:“风伯”不仅要扫除尘埃,还要让天色不再晦暗。
霾这种天气状况,早在正史就有记载了。如《晋书天文志中》就有记载如下:“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晋代对霾已经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
如对唐宋元明清的正史检索“霾”字,均可以发现“霾”的记载,在此选取若干列表如下:其中,《明史·五行志》中有“风霾晦冥”条,集中记载了从建文到崇祯之间出现的“霾”;《清史稿·灾异志五》中也记载了从顺治到同治年间出现的“霾”。由此可见,历朝历代几乎都有“霾”,霾与雾一样,都是一种天气状况,是古已有之的。
但霾与雾却给人截然不同的观感。雾,在古人诗词中,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美,也有“天接云涛连晓雾”的磅礴美,还有“月落寒雾起”的清幽美。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空明,“孤篇盖全唐”。在《春江花月夜》里,我们看到了月亮照在花树上,犹如小冰粒一样晶莹洁白(“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皎洁,月色如霜而霜飞无从察觉,白沙与月色相融,看也看不清(“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而当斜月下沉,藏于海雾之中,愈觉路遥人远,幽思无限(“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在这首诗里,给了人美好的遐思,使整篇诗歌在最后,呈现出一片朦胧清幽之美。
而霾,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霾,都是昏暗的、遮天蔽日的,与美感毫无联系。当然,现在的霾与古代的霾还是有区别的。现代辞书对霾这样解释:“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其实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这就不仅不美,而且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环境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梳理“霾”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比照国外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看待“霾”的视角:霾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治理也同样是一个历史过程。
“霾”字自古有之,“霾”发达国家也曾遭遇过。空气污染问题治理起来绝非易事。环境问题,是实现现代化要经历的过程和付出的阵痛。而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才刚刚开始,治理环境问题任重道远。
一场雾霾,是治理现代化的一场考验,同样也是国人公共意识的教育。那种呼吸的疼与痛,不该也不能随风飘散。
环境治理虽非一日之功,但刻不容缓。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环境的治理有赖于每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生活方式转变了,才能带来发展方式转变,减少污染排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其中有对发展的反思,更是对发展的提升。但是决定做出了,文件出台了,并不代表问题就马上解决了,这只是一个开头。现在我们看到了霾,认识到了霾的严重性,并且开始着手解决,但是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一起发力,综合施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迎来清朗蓝天。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