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创”不宜“九龙治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12-29 08:40:10

“在推动‘双创’中,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现象仍然存在,工作协调和资源整合机制尚欠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近日表示,在当前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综合效应逐步凸显的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除了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问题,还存在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不同创业群体在不同领域创业的多元化需求等问题。

“根据我们近年来在各地的调查,目前创业者主体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从创业者的前期身份看,农村转移劳动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离职人员、离校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登记失业人员的比例相对较大。”莫荣认为,随着“双创”工作的推进,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创业要素更加活跃,创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创业主体更加多元,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日益显现。他和他的团队的长期跟踪调研证明了这一点。

调研表明,目前,创业者中虽然存在一定比例的生存型创业者,但以“实现自我和改善生活”为动机的发展型创业已经成为主导类型。主要创业群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选择创业的原因是“不愿意给别人干活儿,想自己创一番事业”。在机关企事业离职人员和复员转业军人创业者中,超过40%的人是因为“发现了好的创业项目”或者“受政策的鼓励”而进行创业的。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创业者是“就业困难,找不到合适工作单位,只好自己干”,这类创业者主要是“迫于生计”的生存型创业者(或被动创业者)。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显著。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创业项目创业初期的员工人数为5392人,到2012年年末员工总数达到12187人,增长126%。被调查项目中,就业人数保持或增加的比例为82%,就业人数减少88个,占18%。这表明,无论是稳定就业还是促进就业增长,创业都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

研究发现,从政府公共政策和服务角度来看,目前参与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部门机构很多,各方面的热情也很高,但由此也出现了职能职责界限不清,各方工作协同和资源整合机制缺乏的突出问题,导致在创业促进就业问题上政出多门、职能交错、资源分散等现象,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综合效应不能充分发挥。

各级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但调查表明,在政策设计、政策宣传普及、政策落实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创业活动,导致了大量与原有单位就业不同的新的就业方式,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地和工作方式方面,出现了随时随地随手就能工作,不再受时空等限制的现象,在工作关系上,也突破了原来的与固定单位形成雇用就业或完全自雇就业的方式。目前有关的就业、社保、统计、税收等政策,在很多方面都难以对这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政策扶持。

政策落实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梗阻。在减免税费项目、提升贷款额度、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准入门槛以及解决经营场地等政策的落实上,出于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常常有说法、没做法,难以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14年在10个省市对8000名创业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各项创业和服务政策的享受率大约为50%,其中创业培训和创业项目信息两项服务的享受比例稍稍过半,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两项服务的享受比例未能过半。

另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创业服务方面创造了很多方法和经验,各类创业服务机构不断出现。创业政策和服务涉及创业项目咨询、创业者能力建设等多个专业领域。但总体来看,目前不仅缺乏全面开展创业服务的软硬件条件,也没有建立创业服务的有效机制。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没有很好地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各类服务实体的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同时,现有创业服务组织不健全,创业服务队伍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创业服务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