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对外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划定了红线,即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3年要下降约四成。“这些阶段目标完成起来难度系数相当高,背后或需要一些政策组合拳支撑。”专家表示。而这场雾霾治理攻坚战,将深刻地影响北京市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距离73微克/立方米有多远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接连为北京设定了两个重要PM2.5浓度阶段目标,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2-2017)》中规定,到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本月初北京市委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北京的PM2.5浓度比今年下降15%左右。
在如此严格的红线下,北京公布的今年前10个月空气质量着实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69.7微克/立方米的1-10月累计平均浓度让人看到了完成目标的希望。然而,京津冀区域内年底接连遭遇一场场雾霾,再次让人为区域大气治污捏了一把汗。
环保部公布的11月京津冀空气质量数据显示,区域内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最低仅为33.3%,衡水等8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一半,PM2.5月均浓度环比上升了近七成。11月,全国PM2.5最大日均和小时平均浓度都出现在了河北省保定市,分别为513微克/立方米和740微克/立方米,这与此次国家发布的浓度红线有着近10倍的差距。如果以全年年均浓度计算,去年京津冀区域93微克/立方米的成绩,与2017年的73微克/立方米之间,还有着难于逾越的一段距离。
化解产能仍存巨大治污潜力
北京市政协在《北京市政协城市管理民主监督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专项监督报告》中明确指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目前京津冀区域性的减排难度大,关键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治理成效差异大”。相关负责人表示,究其原因就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各地环境治理改善需求不尽相同,区域治理目标与标准难以统一。
“北京的大气治污措施已接近见顶,未来更多的治理空间需要从河北、天津去挖掘,京津冀应协力为治霾买单。”这是不少环保专家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常说的一句话。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等多位专家都提到了天津、河北调整经济结构,加速化解过剩产能,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如果不尽快改变津冀,尤其是河北过分依赖工业的情况,三地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等各方面的统一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上述专家表示,产业结构改变了,能耗、排污量自然就马上联动改变,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红线是警醒三地不能继续容忍政策落实效果打折了,需要真正在短时间内拿出符合民众期待的成绩。
此外,北京在调整产业结构上虽走在前列,但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仍留有空间,昨日,市环保局、市发改委联合公布消息称,北京计划明年底关停最后一座燃煤热电厂,届时,北京将正式告别燃煤发电时代。具体来说,与2012年相比,北京市已实现削减煤炭消费总量1100万吨左右,明年将在此基础上削减到1200万吨。
单双号限行常态化难扛治霾重任
业内表示,除了继续坐实各项治污政策的治理效果外,挖掘潜在的治污空间也是未来北京的重点工作。中央公布对京津冀区域如此严格的PM2.5浓度目标,让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话题再次回到了风口浪尖。
根据此前北京市正式发布的北京PM2.5来源分析成果显示,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占比最大,为31.1%。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表示,单双号限行将对北京的停车设施形成更大的压力。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随着近年北京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停车难”已经成为了北京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北京停车需求较大的城市中心区等区域再规划建设大型停车楼难度实在较大,包括土地资源等都是较难解决的问题。(蒋梦惟)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