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点反弹之谜:资金面、监管层、上市公司维稳在行动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6-01-14 19:22:16

01月14日讯

在经历9个交易日即大跌近20%的惨烈之后,A股终于在周四(1月14日)迎来反弹。沪指涨近2%重上3000点,创业板指暴涨5.59%,60只个股涨停。而在早盘,沪指曾一度探至2867点。

逆转背后,资金面、监管层、上市公司等各市场参与主体间,发生了什么?

央行干了什么?

破位下行之际-资金面重回宽松

公开市场上,央行开年以来连续两周实现资金净投放,累计投放2300亿元。

2016年第一周,股市4天两现熔断,周跌幅达到近一成,市场为之震惊。当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1900亿元,创近11个月新高。本周央行继续净投放400亿元,资金面逐步恢复稳定偏松。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虽然资本外流及春节资金需求或产生一定干扰,但央行扶助姿态明显,宽松有望继续维持。海通证券认为,短期降息概率不大,但降准仍有可能。

在汇率上,进入新年后,离岸人民币突然加速贬值,前四个交易日内幅度超1000个基点,最低点达6.7608,汇率也成为市场担忧的股市压制因素。然而在第二周首日,央行即出手维稳,离岸人民币单日升幅一度超过千点。央行随后强势维持人民币中间价在6.56水平。分析认为,央行意图提振投资者信心。

监管层在做些什么?

从1月5日开始,除了8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之外,证监会共发出3次答记者问、1个规定和公告;1次分别转发了沪深交易所公告,分别涉及熔断、大股东减持、注册制等相关事件。

1月7日,在第二次熔断提前收市后,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总额不超1%,且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并要求导致大股东地位发生变化的协议转让受让方在六个月内继续遵守此规定。

当晚,针对备受质疑的熔断政策,监管层迅速行动,紧急暂停。

1.9日,出台限制减持政策补丁,沪深交易所大幅提高协议转让门槛,要求受让方比例不得低于5%。

面对市场连续恐慌性下跌, 证监会13日晚连续发文,澄清IPO注册制相关疑虑。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3月1日也并非注册制启动起算点。

针对大股东大宗交易减持问题,证监会联合交易所发声安抚市场,其中,深交所表示持续关注、严格监控大股东减持行为,上交所则称已采取专项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上市公司在做什么?

有少数几家公司公布了大宗交易减持,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维稳措施。

截至14日,年内已有345家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增持公告,累计增持金额达133.3亿元。

14日早间,创业板28家公司大股东承诺不减持:以各种方式维护市场稳定。Wind数据显示,截止1月14日午间,A股承诺不减持的上市公司已经增至116家,拟增持公司名单增至14家,纷纷向市场传递出看好自家股票的积极信号。

还有他们,可能在行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监管机构转向非正式的方法救市,包括敦促大股东不要减持,以及通过政府相关基金入市。

有媒体认为,在过去几个月,国家队亦已将投资对象由蓝筹转向更大范围的股票,包括中小企业的股票。不仅如此,消息人士亦透露,证金公司不再以自身名义,在大型中资券商开立帐户买入股票,而是通过分散的小型公募基金投资,使其投资行为更难被发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