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5万元余额宝存款被盗 告支付宝败诉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16 06:36:02

周茂梅

兴业银行储户陈先生存在余额宝上的5万元,一夜之间被人盗刷,一并被盗刷的还有这张绑定了支付宝的兴业银行卡上原有的5300块钱。在与银行和支付宝方面没有达成赔偿协议的情况下,陈先生将兴业银行和支付宝网络科技公司告上法庭,请求两家单位共同赔偿自己的损失。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龙泉驿法院一审判决银行和支付宝公司均不承担责任。目前此案在二审中。

账户被盗

起诉支付宝和银行

去年6月的一天,陈先生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手机支付宝客户端,查看余额宝上的收益情况,才发现账户上的5万元钱没有了,经查询确认,这笔资金先被提现到绑定的银行卡,之后连同卡上原有的5300元钱一并给转走了。事发后,陈先生在与银行方面和支付宝公司未达成赔偿协议的情况下,起诉了两家单位。

对于陈先生的起诉,被告之一的兴业银行龙泉驿支行辩称,银行根据原告发出的交易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的指示完成转账支付义务,已经履行了安全注意义务,不应承担责任。根据审理中银行方面提供的短信发送记录显示,当日先后发送了使用兴业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查询卡号、修改密码等相关短信验证码。

对此,陈先生表示自己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过。同时这份短信记录单是银行单方面根据自己后台系统提供的,不能证明这些短信的真实性,更不能证明这些短信就发给了自己。

而被告支付宝科技公司则辩称,陈先生的金额是从他的支付宝账户提现到本人银行账户,之后再转走的。而这个从支付宝提现的过程,是由“支付宝钱包”软件系统按照有效指令完成的,并无不当,在这个过程中,陈先生在支付宝中的资金并没有脱离原告本人的账户。支付宝还称,支付宝系统健全,无安全缺陷,已经尽到了预警义务,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法院一审

银行和支付宝都不担责

龙泉驿法院一审审理后认为,按照余额宝的提现流程,涉案款项5万元从余额宝提现到兴业银行卡上,需要输入登录密码,登录支付宝账户,支付时还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支付宝的账户名、登录密码以及支付密码由原告设置并保管,支付宝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在接受指令后才完成向原告陈先生绑定的银行卡支付的行为。对此,陈先生没有证据证明支付宝公司在此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或法定的义务,因此不应当向陈先生赔偿被盗刷的5万余元。

法院还认为,从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转账支付,需要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而这些内容均由陈先生自己掌控,银行已经尽到了义务,不应当对他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目前,该案已经上诉到成都市中院。

近年来,银行卡遭盗刷事件频发。对于持卡人而言,遭遇盗刷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

第一时间报警锁定账户

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第一时间就需要给支付宝账号挂钩的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打电话“报警”,锁定账户,并保留相关短信和资料,方便日后可能的举证。

同时,为防止资金被进一步窃取,建议要求银行在冻结原有账户后,立即邮寄一张新卡,并更改相应的密码。还要解除银行卡与支付宝的挂钩。

怎么防?

网购不要泄露关键信息

专家提醒,网上交易最重要的是不要泄露关键信息,如果记性好,把卡面的有效期、CVV码盖住或抹去也无不可;开启交易提醒短信通知,有微信通知也可以开一个;为避免因不经意间CVV码泄露引起海外盗刷,用户可以登录网银,将海外消费限额定为零。

专家提醒

1、在网络上谨慎接受陌生人的陌生文件。 2、注意查看支付宝支付时的收款人,如有疑问立刻停止支付。 3、支付宝客服绝对不会向您索要密码。 4、尽量选择手机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等安全产品,随时保护账户安全。

5、比较重要的一点,如果手机绑定了支付宝账号,手机被盗或换号后应立即解绑支付宝。

成都商报记者 杨斌 任翔

前车之鉴

购买相关保险

陈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支付宝成都用户孙先生也曾有过被盗刷的经历。“好在我投了那个保险,最后把这笔盗刷的费用给退回来了。”孙先生表示真是有惊无险,事后他减少了绑定在支付宝账户上的银行卡数量和银行卡金额。

据孙先生介绍,几个月前的一天,他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自己明明在上班,并没有刷卡消费,肯定是被盗刷了。”孙先生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冻结了被盗刷的账户,并与银行联系,经查询显示,这笔一百多元的支付信息正是从支付宝上被刷走的。查明情况后,孙先生随即与支付宝公司取得联系,经证实这笔费用的确不是本人消费后,支付宝公司根据保险流程为孙先生办理了退款手续。

同步播报

最好别去蹭免费WIFI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获悉,2015年新增的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被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人。为此,安全专家特别向市民做出提醒,免费WIFI可能是陷阱。

据腾讯日前发布的《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用户连接,从而盗取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种用户名和密码。此外,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

成都商报记者 任翔(来源: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