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开业首年放贷额度将作严格控制,总量可能限制在20亿美元之内。这也许有些出乎资金饥渴国的意料,但一定体现了成员国的共同意愿,也符合亚投行主要股东及亚洲人的行事风格。亚投行的未来之路,就从今日起步。
由全球57个国家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昨天在北京正式开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亚投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当选亚投行首届理事会主席,金立群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相关报道见03版)
亚投行筹建初期应者如云,已释放巨大的轰动效应,加之亚投行筹建过程十分顺利,这次亚投行开业系列庆祝活动,已不是世界舆论聚焦的兴奋点。世界的目光,正转移至对亚投行开业后的期待与猜想,谁都想看一看,这家由中国倡议发起、中国出任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出任首任理事会主席和首任行长的多边国际金融服务机构,将以怎样的面貌和形象开展业务。
世行、IMF、欧开行、亚开行、泛美开发银行、非开行等国际同行,都将睁大眼睛盯紧亚投行,观察其项目评估、项目审核、放贷程序、风险控制等基本制度设计与执行,是否比现有同行更加可行和有效。国际同行们还会高度关注亚投行如何处理项目所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认同、文化差异、宗教冲突、政治动荡与政权更迭等棘手问题。
“欠发达”是亚投行选择放贷客户的第一把标尺,几乎亚投行的每个客户(国家)和每个具体项目,除中国外或多或少都将面临上述棘手难题。相对于成熟老到的世行与IMF等国际同行,亚投行目前的经验与教训几乎为零,未来的经验免不了将通过教训来奠基积累。
未来20年,亚投行的放贷对象国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今年算起到2020年的前5年内,区域内近60个放贷对象国,各类基础设施投资的年度缺口就达7500亿美元。而亚投行远期资本金为1000亿美元,目前实到资金不足200亿美元。最理想化的假定是,1000亿美元的注册资本金能在近期全部到位,可即便如此,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仍有巨大失衡,对亚投行“钱生钱”的能力提出了实质性挑战。若应对得当,挑战必伴生出以下机遇——
促成与现有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尤其是与由美国、日本主导的亚开行合作,以及与由英国、法国、德国主导的欧开行合作,对方设定的合作门槛极高,口味十分挑剔,但投融资产品及衍生品开发销售的经验十分成熟。亚投行需要逐步打消亚开行、欧开行等“先行者”的狐疑,稀释他们的防范与排斥心理,将单纯的同行竞争转化为与同行合作,才能避免亚投行放贷对象国所面临的“替代性选择”尴尬,以便为亚投行运营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再有,亚投行是否拥有自身设计、开发跨国乃至多国参与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权基金、资源质押、经营权抵押、金融租赁、资金信托、信贷保险和再保险等融资渠道与融资产品的能力。如果非货币类融资产品和衍生型产品的开发销售能力能够较快形成和提升,那么亚投行就不仅是一家传统范畴的国际性多边投资银行,而是一家能够撬动、吸纳、整合全球金融资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持续资金支持的超级投融资平台。
亚投行57个创始成员国分为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三大类,其中欠发达国家的资金需求皆处于饥渴状态。亚投行有限的信贷资金优先放给谁,具体项目风控标准如何设定,不同风险国家和不同风险等级项目的放贷利率如何作出差别化设定,一旦成员国之间因放贷优先权而引发的“亲疏矛盾”,如何按透明且统一的标尺进行调处与仲裁,所有这些难免不时发生的问题,处置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亚投行的内部融洽、服务声誉和服务效率。
亚投行首任行长已提前披露,开业首年放贷额度将作严格控制,总量可能限制在20亿美元之内。这也许有些出乎资金饥渴国的意料,但一定体现了成员国的共同意愿,也符合亚投行主要股东及亚洲人的行事风格。亚投行的未来之路,就从今日起步。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