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水、人三管治霾造就“兰州蓝” 去年问责65人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22 06:02:02

老工业基地,老大难问题,污染曾经成为兰州人的“心肺之患”,年年治理,不见好转。时光转到2015年末,兰州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兰州蓝”成为这个曾经在卫星上“消失”的城市的常态。兰州治污秘诀究竟何在?

煤1286台燃煤锅炉两年退役

兰州治霾,首当其冲的是煤。兰州环保部门介绍,仍有15万个小煤炉集中在老旧楼院和城中村,这些小煤炉“直排”的污染物每天加起来约30吨,甚至超过集中供热的电厂排放。

生活燃煤只是兰州的污染源之一。老工业基地、河谷地形、静风天气,这些不利因素,一度让兰州成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2011年底,甘肃省委提出,将治污列为兰州第一民生工程。城区所有燃煤锅炉被“换血式”改造,1286台两年内全部“退役”,仅此一项,就削减二氧化碳479万吨。在进城道路上设19个卡点,24小时不间断检查,杜绝劣质煤进城。对城区3家热电厂和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采取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排放的“五限”措施。

目前,兰州城区年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在620万吨以内,比2012年以前减少395万吨,“煤控区”从城区向周边乡镇延伸。

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说,通过“压煤”,兰州大气污染类型已由典型煤烟污染,向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混合污染转变。

水除特殊天气外不间断洒水

为抑制扬尘,近3年,兰州投入近1亿元购置200多台洒水设备,除特殊天气外,全城不间断洒水。

“兰州周围生态环境脆弱,每年每平方公里自然降尘达16吨,2012年以前高达20吨。”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处处长武卫红说,从全年看,兰州首要污染物是PM10,扬尘是其主要来源。

“中科院的专家曾设置检测点进行测量,一条街道的PM10浓度是200微克每立方米,洒水车一过,只需10分钟,就能降到120至130微克每立方米。”武卫红说。

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兰州规定,当连续3天出现轻度污染,且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将对9座以下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

这一措施推出之后,最长限行了两个月。2014年9月,兰州推出了为期半年的单双号限行方案。

方案一经公布,舆论哗然。“单双号限行,车辆出行天数减少,而保险等费用缴的却是全年的。”一时间引发民众不满和有车族“吐槽”。

遇到矛盾是绕着走,还是倾听民意?兰州选择了后者,这一方案在争议声中只执行了9天,又恢复了尾号限行。

人去年65人治污不力被问责

早晨9点,太阳从兰山上露出头。连续工作24小时后,杨小洲走出二热电厂大门。杨小洲是兰州市环境监察局派驻二热的监察员,每两周他要来驻厂一次,已连续4年。

“等污染超排了,再治已经迟了,要变事后监管为事中、事前监管。”杨小洲说。在兰州市环保局,从一线执法人员到机关干部,冬防期间,100多名职工都要轮流到重点企业驻厂监察。

治霾成了兰州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一年前,郭薇还是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一处处长。在她的带队督查和建议下,西固区委将时任陈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免职,主要原因是辖区内的小冶炼、小加工厂存在排污,没有严格按冬防要求去落实。

打响治霾整体战攻坚战以来,包括兰州原环保局局长在内,一批干部因治污不力被免职,其中仅2015年就有65名干部被问责。同时,兰州有18名干部因治污得力,被提拔重用。每年兰州还拿出4000万元,对冬防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表彰奖励。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