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王洪忠16载援疆:给孩子实现梦想机会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26 10:49:00

北京教师王洪忠16载援疆:给和田孩子实现梦想机会

北京教师王洪忠16载援疆:给和田孩子实现梦想机会

——北京对口援疆教师十六载心路历程

采访时间:2016年1月7日23:00

采访地点:援疆驻和田指挥中心

王洪忠,一名普通的北京教师。在援疆前,王洪忠只知道新疆特别大,占了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再有就是库尔班大叔要去见毛主席。他没听说过和田,更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到新疆的广阔天地,一待就是十几载。

“援疆之路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我都不得而知。带着援疆的满腔热情与憧憬期盼,我就出发了”。

1999年6月23日,王洪忠作为北京第三批援疆干部来到和田。到了和田,王洪忠才知道什么是苦,那时的和田到处是尘土,每年280多天的浮尘天气,喝的是涝坝水,吃的是干馕,坐的是毛驴车,根本不可能跟首都北京相比。

离京前,王洪忠会嘱咐爱子:“爸爸不在家,你要听妈妈的话,爸爸会想你的”,但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就是怀着这种心理落差,王洪忠被分配到了和田市五中。

在学校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王洪忠与同一办公室的田老师渐渐熟络起来。田老师是第一批援疆教师,属于扎根新疆的“疆一代”。尽管田老师拿着微薄的薪水,但他为党的百年大计,从未有过怨言,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与田老师接触过程中,王洪忠才明白什么是援疆,并为他们的精神所感染,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

由于和田交通不便,学校各项基础教学设施设备都很落后,每当学生站起来问“老师好”的时候,“瘸腿”的桌椅都会咯吱咯吱响。尽管学习环境如此艰苦,但每堂课迎接王洪忠的是学生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王洪忠心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分明是期盼自己为他们答疑解惑;那冻得红扑扑的脸蛋,分明是祖国西部一轮轮待升的太阳。

面对和田工作的清苦,王洪忠很乐观,他认为“援疆教师”不仅是一个称呼,也是一种鞭策。“我每天除去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还会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在和田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看维族学生跳新疆舞。我认为付出不需要求回报,但是收获的惊喜却让我无比欣慰”,王洪忠告诉凤凰网。

  在援疆的日子里,王洪忠把心交给了和田的学生,也对和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他来说,援疆不只是用心默默付出,也是他生命里宝贵的财富。

2012年,王洪忠结束第一次援疆工作,回到了北京。时隔三年,他再次来到新疆支教。走在校园路上,偶遇曾经教过的孩子,让王洪忠感触颇深。他没想到,时隔十二年的师生情不仅未曾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忘却,还使自己更加深刻地感知到了援疆政策对和田人民的深远影响。

2012年,王洪忠结束第一次援疆工作,回到了北京。时隔三年,他再次来到新疆支教。走在校园路上,偶遇曾经教过的孩子,让王洪忠感触颇深。他没想到,时隔十二年的师生情不仅未曾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忘却,还使自己更加深刻地感知到了援疆政策对和田人民的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学生考入理想院校。刚刚回到学校,他便忙着了解学生们的高考成绩。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王洪忠了解到,有的孩子考上了美国普渡大学读博,有的如愿成为公安干警,有的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留校教师,还有的在和田当上了乡书记造福一方百姓……

“王老师,太感谢您了,如果没有您来和田支教,如果没有中央的政策,没有北京市政府的支持,我们这些娃娃还不知道会怎样,您是我们的恩人!”

这是当地乡亲的声音,也让对援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援教的意义和作用,早已超越教育本身,给了每一个和田孩子实现梦想的机会,让他们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采访最后,王洪忠告诉凤凰网,选择援疆无怨无悔,唯有亲情最难面对。看到儿子一天天长大,他心中虽然有很多愧疚,但依然会在视频通话时教育儿子:“爸爸在学着适应离开你的日子,你也要学着适应离开爸爸的日子,因为,在和田还有很多孩子们需要我……”。

作为一个父亲,王洪忠最大的渴望是家庭的安定、长辈身体健康、爱人时刻疼惜、孩子顺利成长。但作为一名援疆教师,王洪忠肩上却担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

教育援疆没有终点。援疆已近十六年,王洪忠的援疆梦、教育梦、中国梦仍在继续……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