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绝大多数学术不端早被发现 只是没人捅破
来源:澎湃 发布时间:2016-01-26 13:56:00

“中国式学术圈”绕不开人情和脸面。

论文抄袭的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于报端,也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甚至让人有点“视觉疲劳”。这次的疑抄袭事件让人惊讶的是,早在半年前,疑被抄袭方的导师及作者均得知论文可能被抄袭。被抄袭方导师马仁杰说,当时得知疑抄袭学生陈振刚刚开始工作,怕影响他的工作和前途。马教授的初衷令人意外和感动,为学生考虑之心也是师德典范。

得知马教授的心理,再综观曝出的抄袭事件,很容易发现一个“人艰不拆”(注: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的真相:这些被曝出的抄袭事件中,大多数是被举报之后才查出的。有些抄袭者甚至一路从讲师抄到教授。而举报,大多是匿名。

这足以说明:绝大多数的学术不端行为早就被发现了,甚至可能在业内广为人知,只是没有人捅破那层窗户纸。这背后是一个“中国式学术圈”。中国的学术圈,坐到硕士生导师地位的人,在学术圈内一般都小有名气,至少也能混个脸熟。圈子就这么大,转来转去就这么些人,不是在某个学术讨论会上遇到,就是在某个期刊上相逢。一些历史不长的学科,不同学校的教授们也许还师出同门。

“中国式学术圈”绕不开人情和脸面。加上学术圈是相对封闭的,圈外人很少去查看那些专业论文,国务院学位办虽然每年进行抽检,但也不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这个圈子的学术不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归因于圈内的人情和容忍,其原生生态已然如此。

就在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 1月15日,媒体报道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何毓琦在《国家科学评论》刊发倡议书,建议中国发起“全国学者签名系统”抵制学术不端。

这足以说明学术不端行为在中国的市场。只是,中国并非没有相关政策来约束和管制,2013年1月1日,《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就已正式施行,对学生、导师乃至学校都有明确规定,处罚措施也很严格。

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是治学的基础,源头的论文“查重”机制也早已实行,为何还是有这样高相似度的“漏网之鱼”?这值得每所高校、每位导师和整个学术圈深思。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