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月27日电题:从“纸上蓝图”到“地上通途”——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有望“十三五”成网
新华社记者刘雅鸣、李鹏
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最新获悉,郑州至徐州高铁客运专线将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郑州至太原、郑州至济南两条高铁客专也将有望于年内开工。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将有望成网,真正实现从“纸上蓝图”到“地上通途”。
2015年全国“两会”,在河南代表团驻地,一张以郑州为中心、用铁轨写成的“米”字形高铁地图,引起国务院有关领导的兴趣,认为河南“米”字形高铁规划得好,把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国家三大战略都连接起来了。
早在此之前的2014年,中央有关领导在听取河南的相关汇报后,都曾对建设“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提出殷切期望。
而将镜头拉回“米”字形高铁最中心的位置——郑州。上世纪初,卢汉、汴洛两条铁路的建成,使当年的郑县(郑州的前身)一举成为繁华商埠。此后,伴随着京广、陇海两条铁路的交会延伸,郑州更是一跃成为中国铁路交通的“大十字路口”。不过,曾几何时,郑州的铁路中心地位也一度弱化。
位于豫西南的南阳市人口逾1000万,却没有一列直通郑州的火车;位于豫东南的周口市人口也逾1000万,却只有一段漯河至周口的地方铁路。
2012年11月,获得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提出“建设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等铁路,规划研究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加快构建高效连接的‘米’字形铁路网络”。
去年12月24日,作为“米”字形高铁“一捺”,连接中原与华东、东南的郑合高铁正式开工,创下我国铁路史上从未有过的“当年立项、当年开工”记录。
而这背后是河南的不懈努力。为加快推进“米”字形铁路建设,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多次赴北京与铁路总公司就战略合作、项目出资比例、线路走向等重大问题进行沟通衔接;常务副省长几乎每月都带队赴京衔接;另有三位副省长负责专题协调省直部门和市县政府。
此外,河南探索出了一套“打破常规、交叉作业、抢先一步”的铁路项目审批流程。
得益于国家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提升效率的改革红利和举全省努力,郑合铁路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后1天,国家铁路总公司便完成了先期开工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批复;郑万铁路可研报告批复后10天,国家铁路总公司便分别批复了先期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其中3个司局、9个处室的会签只用了1天时间。
去年,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向着“地上通途”快速迈进:10月31日,郑万铁路河南段开工;12月24日,郑合铁路河南段开工;郑太铁路完成前期手续上报待批,郑济铁路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
河南发改委的最新消息显示,按照计划,作为“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最后两条放射线,郑太、郑济两条铁路也将争取于今年年内开工。这意味着,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有望于“十三五”成网。
2010年,郑西高铁投入运营结束了河南没有高铁的历史;2012年,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郑州一跃成为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双十字”枢纽。
自第一条铁路穿郑州而过,到郑州成为全国性的铁路“十字”枢纽,历时近半个世纪;从“单十字”枢纽再到“双十字”枢纽,又历时半个世纪;而从“双十字”至“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中心,郑州有望10年内实现。
打开用铁轨写成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地图,以郑州为中心,不仅承东启西、连贯南北,还可直接贯通华东、长三角至华北、西北以及环渤海、西南地区,甚至东南亚、孟加拉湾等地区,显著扩大国家快速铁路覆盖和服务范围,带动东中西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的开发。
以2012年底开通的石武客专为例,2013年,客专河南段发送旅客1140万人,而2014年这一数量增加至1579万人,增幅高达38.5%;同期沿线8市GDP增长18.3%。漯河市依托高铁站规划新城区,两年内城镇化率即由2012年的42.8%增长至2014年的45.7%。
据测算,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3.5亿人口;7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7.2亿人口。而这两个圆,都在两小时高铁交通圈内。
依靠“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带来的物流、人流,一个承载中原崛起的“一极三圈八轴带”中原城市群规划也被提上日程。按照中共河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去年通过的《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期间,依托高铁网,河南将以郑州为核心增长极,构建涵盖周边数十个城市的高铁“半小时”核心圈、“1小时”紧密圈和“1个半小时”合作圈,并形成辐射八方的“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