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家门口养老难在哪:“微型养老院”待挖潜
来源:解放网 发布时间:2016-01-28 06:02:03

如何让广大老年人多一些幸福获得感? /CFP

如何让广大老年人多一些幸福获得感? /CFP

晨报记者 张昱欣 李晓明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昨天分组审议了《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

上海是全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根据预计到2020年,上海常住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570万。养老,将成为“十三五”期间上海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家门口的“微型养老院”如何打破发展瓶颈?如何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市人大代表纷纷从目前社会关心的“地”和“人”两方面建言献策。

“微型养老院”待挖潜

如今的上海,一些名气较响的公立养老院基本已处于“一床难求”的状态,而从老人和子女的角度讲,让老人远离居住地去住养老院也往往会心存芥蒂。“有的长者说,‘我居住在该社区几十年,邻里和和睦睦,大家都已经是分不开的老朋友了。现在儿女长大了,我们已经成了老头老太了,都不想离开自己居住的社区。"市人大代表张雅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在其参与的多个座谈会与平时接待中,聚焦养老问题占比达8成。

在张雅玉看来,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养老服务机构与老人生活圈之间有“一碗汤的距离”的距离,是比较理想的。“父母所在的养老机构与子女家的居住距离不远不近,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张雅玉解释道,这一模式在为老人提供专业、贴心的养老服务的同时,在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方面也具有很大意义——既可以为老人和子女提供独立的生活空间,又可以使老人不必离开子女和熟悉的生活环境。

事实上,目前上海部分地区已在进行尝试。这种被称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引起了部分人大代表的关注。去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市人大代表视察中,部分关注社区养老的市人大代表参观了位于闵行区万科城市花园小区内的“嵌入式”养老机构“万科城市花园智汇坊”。参加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刘正东表示,这个项目体量不大,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内设30张全托养老床位、20张日托座位,有护理室及公共客厅、康复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安排医生坐诊)、书画区、阳光休闲区、电视电影区、健康操区、就餐区等功能区。作为闵行区首家市场化投资运营的社区小型养老机构,该机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24小时住养服务、12小时日托服务、居家护理服务等。“从与其中养老的老年人交流中得知,在此养老的均为在小区居住的老年人以及小区业主的近亲属老年人,项目通过利用小区会所物业,较好地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希望保持原有社区关系的情感需求,也便于老人家属与子女的探望。”这次视察让刘正东感触颇深。

摸清家底逐步推进试点

在今年市人代会上,刘正东建议,本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与民政部门联合对本市商品房小区的会所建设、运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以便对可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会所物业做到心中有数;有关部门共同出台将会所物业改建成养老服务机构的鼓励、扶持政策,如水、电费参照居民用水、居民用电标准支付,提供一定的改建补贴、要求社区卫生中心优先与其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等,但同时也要引导养老运营机构优先收养社区业主老人、社区业主的近亲属老人,并妥善处理与业主的相邻关系,以免产生社区供需矛盾。

“在市中心区域,除了小区会所外,一些经营不善的宾馆和闲置厂房宿舍等物业设施也可以加以利用,通过改造转型为家门口的‘微型养老院’,区县政府部门可以先摸摸家底,先易后难逐步推进试点。”张雅玉补充道。

养老从业者需培训激励

养老服务从业者的素质,是养老服务体系中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市人大代表吉玉萍表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但就整个养老服务业现状而言,养老从业人员、尤其是护理员缺口较大,且总体呈现“三低、三高”特征——收入待遇低、专业技能水平低、社会地位低; 劳动强度高、职业风险高、流失率高。

吉玉萍建议,为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本市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尤其是医护专技人员、护理员的就业扶持力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健全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大岗位补贴力度,建立岗位工资指导价位发布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和队伍素质。

物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一方面机构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养老服务又有巨大需求。对此,市人大代表、西部集团董事长陈敏提出,可以利用物业企业来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陈敏介绍,相比一些养老机构,其实物业企业有着天然的养老服务优势。他还指出,物业企业长期服务于业主,与老年人住户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深得业主信任,在社区服务中拥有场地及设施管理指导权,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老年人开展各项服务。

陈敏提出,物业企业最擅长的莫过于物业维修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社会资源合作建立一个统一的物业服务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更好为老人服务。比如通过引入专业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和康复服务等。

陈敏表示,以物业为基础搭建智慧养老平台,一方面可以快速接入严格筛选合作伙伴,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各类贴心服务,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进行有效分析,可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为老服务项目,避免盲目无效投入。不过,陈敏也表示,物业涉老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科技含量较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小挑战难度,不仅投入巨大,还需要相关政策扶持。

[“嵌入式”养老·难题与建言]

支付不畅

建言:希望“嵌入式”养老机构纳入医保范围

市人大代表、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兴儒经过调研后提出,目前“嵌入式”养老面临着房源不足,支付方式不畅等问题,对此他建议,政府应该为“嵌入式”养老开辟绿色通道。

在探索和运行中,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首先面临的是“嵌入式”机构的医保支付问题。张兴儒介绍,目前本市医保主要执行三段支付政策,即个人账户段(医保卡里的当年账户资金)、个人自负段(起付线)和附加基金支付段。按照目前的医保支付政策,护理床位及护理费用还未完全纳入基本医疗报销。“希望能从市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医养结合的路径将‘嵌入式’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同时,希望市卫计委、医保局能在‘嵌入式’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给予明确界定和指导。”

产证缺乏

建言:市级层面统筹资源,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嵌入式”养老主要利用的是居民区闲置房源,但现实情况是不少房源因为缺乏产证等历史原因在建设审批时无法过关。张兴儒向记者介绍,此前上海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长者照护之家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房产证、土地证缺乏的存量设施改造项目,由项目所在街道、乡镇政府对项目具体情况核实后出具房屋、土地权属和使用用途的证明材料,报区县民政部门进行审核,由区县民政部门出具认可证明材料”,再向消防部门报批。但在实际操作中,消防部门对民政部门出具的材料并不完全认可,政策落地还是比较困难。因此,他建议从市级层面统筹资源,推动市民政、财政、消防等部门联合发文,为“嵌入式”机构建设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经“特事特办”,确保这些无房产证、无土地证但符合建设要求的资源可以顺利改建为养老机构。

“限高令”制约

建言:考虑安全,三层以上设养老床位但不能开展集体活动

“嵌入式”房源改造还面临着“限高令”的制约。张兴儒介绍,去年5月1日,国家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新建养老机构不得超过三层,否则消防审批无法通过。“我们觉得像上海这种超大型城市,土地成本原本已是制约养老设施发展的最大问题,加上现在的‘限高令’,中心城区新建养老机构很难。”张兴儒建议,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是否可以对现行政策进行细化,比如三层以上可以设立养老床位,但不能组织开展老年人的集体活动等。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