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境外消费超万亿说明啥?供给侧出现问题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6-02-02 13:38:01

国人2015年境外消费超万亿说明了什么

中国经济的症结不在需求侧,而是供给侧出现问题导致供需结构不协调。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

长期以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中国消费者海外“扫货”却劲头十足,不仅是奢侈品,连电饭煲、马桶盖等一般消费品也热衷从境外购买。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国游客强劲的购买力成为拉动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消费者有自由选择、自主消费的权利。但值得反思的是,中国工业门类齐全,国内消费品堆积如山,为何国人还不远万里到境外消费?这不能怪消费者,而是国内缺乏让消费者称心如意的高品质商品供给。这再次说明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不在需求侧,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出现问题导致供需结构不协调。

一方面,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很多消费品积压滞销;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国内买不到价格合适的高品质商品,不惜全球“海淘”。这是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基本表现。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政府为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石,通过需求管理对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干预。但问题是投资创造的需求是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一旦消费跟不上,就会形成产能过剩。在结构不合理的背景下,单纯的需求管理刺激虚假需求,从而带来固化原有产业结构和扭曲市场需求的效果。而且这些投资占用大量资源,影响了企业对创新和研发的长期投入,使很多企业挣扎在供给过剩的中低端产业里,打“价格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这是市场的强项。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和水平会自然提高。中国已积累了较强的工业生产技术,事实上消费者在境外抢购的不少商品都是贴上国外品牌的“中国制造”。只要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生产者就会加大投入,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提高供给品质。如果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供需结构性矛盾就不会如此突出。因为生产的目的是消费,如果不存在虚假需求的刺激,企业会根据市场变化自发调整供给,没有哪个企业会在亏本的情况下长期生产,使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可见,引导境外消费回流至国内,要从根本上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创造有效供给,抑制无效供给,推动国内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产业迈向中高端,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中国制造”。如果在国内就能买到与境外品质相当、价格相差不大的商品,谁又会舍近求远?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和政府要各司其职,合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首先,要理顺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明确供给侧改革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获得更多资源,在市场指引下自发调结构。其次,在制度供给、公共产品等领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包括实施严格的质量标准,优化境内消费环境,加快实施促进供给侧改革的税收制度改革等。

总之,国人热衷境外消费反映出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市场和政府要发挥好各自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角色,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逐步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把消费者留在境内,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康珂(经济学者)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