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每个小山村都是一个大中国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2-02 15:05:00

虽然,去年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也跟着看了好多,但说实话,那时对这部规模庞大的乡土气息纪录片的真正“韵味”还不明所以,确实不能瞬间理解到位。

关于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有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诗,那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曾是很多中国人的口占名言,也就是这首小诗,或者又令“乡愁”两字带上了更多的淡淡情伤,更多的文人情怀,所以,这次中央电视台推出这部《记住乡悉》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人雅士、士子情怀里对故土家乡的依恋,那仍然是文人气息十足,仍然是淡淡的伤感情怀。


位于海拔1200米的南太行山上的郭亮村,被称为“崖上人家”

让我对“乡愁”这两个字的印象产生颠覆性改变的,是《记住乡愁》第二季第1集《郭亮村》,镜头的主角是河南省一个偏远山村,纪录片的内容是展现四五十年来这个地处大山深处似要被世界遗忘的小山村里发生过的战天斗地也惊天动地的现实故事,一个发生在当代的十三愚公挖山开路的真实事件,故事的主题被定义为“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易经》里的一句话,也许那些40多年前开山凿路的郭亮村勇士们根本不知这《易经》所为何物,但他们的所做所为确实又是如此的通天接地,连古贯今,纪录片用非常现代化、非常富质感的镜头语言,讲述了这个发生在1970年代的老故事,也讲述了这段老故事与当下的紧密关系,和因果关联。

它首先是美的,山美,水美,人美,乡土风情美仑美奂,但它更是一股凝聚了不服输、舍不得、放不下的对故土的热爱之情,这让人想起当年发生在远古的愚公与历史上无数位智叟们之间的对话,智叟们总以为既然太行、王屋于前,愚公与他们的子孙何不搬上家当、行李跑到一个更为平坦开阔的地界落户,何必一定要代代挖山,一定要在自家门前开出一条坦途?

乡愁啊,它岂能只用思乡之情一言以概?写在《易经》里的自强不息又岂可只用几分文人激愤一言以概?无论是当年的愚公们,还是现在的郭亮村勇士们,他们思维与行动的落脚点其实从来就不是什么“愁”,从来就是这个“乡”。


郭亮人纯手工打造了壮美的郭亮洞

这个乡,可以是小小的郭亮村,可以是整个太行、王屋山的大山之阴,但它更多的是我们的这个国家,我们这个国家的五千年历史文化,是这个国家五千里历史文化里凝聚起的那4个字:自强不息。纪录片里用巧妙的摄影表现了被打通之后长达2000多米的郭亮洞的全景,我个人觉得那些镜头颇富有哲理的韵味,富有价值观和意识表态的五味杂陈,它们把一片嶙峋巍峨的大石头拍出了强烈的生命感。

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触。

也许这缘于我对这部纪录片里记录下来的故事感触太多罢。

由中央电视台超一流制片团队,超一流摄影团队,以超一流的摄影器材,超一流的编导技术,对郭亮村这宗发生在毛泽东时代的质朴创业故事的吸引力的释放,可以让人一下子从中感知到他们镜头背后的深许用意,一路看下来,更知道,虽然他们的镜头表现的是现实里的山川人物,但纪录下来的却是每个故事里的历史哲思,凡是被镜头捕捉到的小小村落(每季60个,两季120个),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续不息的一段文化基因。


廉村的建筑,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山墙悬鱼”

第二季里还有一集,表现的是福建省一个叫廉村的小村落,故事从廉村的由来历史说起,再讲到中国民间罕见的廉政文化在如今村子里的种种仪式化遗存,但令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廉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族长召集、长老议事的传统乡村治理,这完全是脱离于当下主流官方的乡村治理制度之外的民间传统----只说这是传统其实也不准确,因为这种族长召集、长老议事仍然具有实际的效用,发挥着许多官方治理制度都达不到的实用作用。

从文化意义上说,这是一块中国乡村治理制度的活化石,大千神州,朝代更替,政制前行,但这如此传统的长老议事制度却可以贯穿古今,从未废止,令人称奇;而从另一方面的社会意义上说,这种长老议事制度正好证明了中国社会里的民主基因深埋在自身历史的最为细枝末节之处,它们一直完整地传续了数千年。所以,正如我之前得出的结论,《记住乡愁》让我们真正要记住的是不是“愁”,而是“乡”。

《记住乡愁》的打动人心之处,不是滥用微观的镜头语言做表面化的煽情,而是意在用丰富的细节表现触起你的思考和回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拍摄效果,依我看完全可以在经过合理的剪辑处理之后,拿到商业院线做大银幕上发映,它已经让中国纪录片的品质直接从家庭收视迈向更合乎电影标准的公共场合公映,开创了中国纪录片史上的又一个新纪元。


肇兴侗寨鼓楼无需修饰就足够具有“冲击力”

我不想用什么“强大的冲击力”来概括这部纪录片的影像,因为在电脑特技异常发达的今天,摄像机可以客观表现在画面永远也无法追上电脑特技的创作,而且,这只是一部纪录片,一部必须不经任何特技处理的纪录片;但我们在这部纪录片里仍然可以看到,摄影机对主体细节的描述,以及描述过程中对光影的使用,都使那些本来存在于一个个小山村里的山川河流、人物风景、行走坐卧,变得比客观的真实更富真实感,诸多被拍摄到的小村人物们的眼神透过镜头可以与观众产生直接的交流感,他们对观者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和冲击,也就是说,它的镜头其实并非如纪录片教科书上写到的那样客观,而是在调动和聚集着感情,令这些镜头语言本身就充满了感情。

还是那个郭亮村,40多年前的十三勇士们打通了郭亮洞,之后小村就迎来了改革开放,或者说这条郭亮洞正是郭亮村的改革开放,郭亮村的人们因之可以纷纷走出小村,进入到外面的大世界里,做官的做官的,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但片子并没有如之前的此类作品到此处就戛然而止,它接着纪录了那些沿着郭亮洞外出奋斗的许多人,尤其是许多成功的人们,现在又纷纷回到了这个家乡的小山村,带着智慧、经验和财富,回来改造家、建设家乡,由郭亮洞通开的一条长达40多年的郭亮村人的奋斗之路,因为他们如此的折返轨迹而变成了一个圆满闭合的环形。

如此看似轻描淡写却非常深刻的用意,这在《记住乡愁》里还有许许多多,那些镜头里的由客观的山川人物搭建起来的现代中国乡土社会之世道人心,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之间的默契共鸣,在这部庞大的纪录片的悠长播放中渐渐释放着,作为观众,你能跟到哪里,你能感知到哪里都是你自己的事,但无论跟到哪里,感知到哪里,也都令人惊喜,令人深思。

来源:中国网中国视窗责任编辑:吕红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