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张朝华)每逢春节,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是我国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的传统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压岁钱也开始“水涨船高”,从几百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孩子春节期间随父母走亲戚一圈下来,这笔收入已远不是80后们记忆中的“小打小闹”那么简单。而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家长们无情地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变得也不太合适,于是,利用压岁钱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那么,我们该利用压岁钱让孩子学会什么? 让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 在帮助孩子打理压岁钱之前,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这些钱都是长辈付出辛苦劳动所得来的,无论多少都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成长的关爱,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热爱、尊重和感谢长辈的情感,也能让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同时,还让孩子能从中体会到家的温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让孩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事实上,除非是父母的长辈给的钱,大部分压岁钱都是父母通过等量钱财换来的,所以家长要利用压岁钱对孩子进行“惜财教育”,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不是从天而降的一笔“横财”,在你收到一笔压岁钱的同时,父母也往往会支付出去同样多的钱数,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压岁钱并非意外之财,更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家长的辛苦所得。因此,孩子要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能认为这就是自己的钱了,可以大肆挥霍,胡乱购买。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终于说到了本文的重点。“与孩子一起理财”成了现在不少家长对待压岁钱的共识,而在实践中逐步磨炼出来,则是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关键,而这一过程大概要经历两个关键阶段。 3岁:理财师认为,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利用压岁钱进行理财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3岁以前的妈妈代管阶段,二是3岁以后的共同管理阶段。 在妈妈代管阶段,孩子还在婴幼儿时期,完全没有钱的概念,所以这时期需要妈妈以第一监护人的身份代为接收和保管。 但从孩子三岁开始,压岁钱的处理就要从妈妈代管阶段转入父母和孩子共同管理阶段。家长可以将代为管理的所有压岁钱摊开,让孩子知道他拥有哪些财产,同时了解这些财产是如何得来的,然后和孩子商量怎样管理。至于在现金的存取上,妈妈必须和孩子一同处理,不能背着孩子独自进行。 此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区分个人消费和家庭消费行为。例如购买玩具、零食或娱乐活动,除了家人的赠送或奖赏之外,自己主动要购买的,属于个人消费行为,必须动用自己的钱来支付。而日常的衣食住行消费,以及教育费、医药费、保险费、休闲旅游等费用,都属于家庭开销,由家长支付。这样的划分很有意义,并且将建立孩子的家庭认同与责任感。 10岁:专家认为,孩子十岁以后,父母就应该逐渐放开双手,最终让孩子自己管理他的个人钱财,让自己退居“顾问”的角色。这个时期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会性活动增加,个人兴趣或进修的需求增多,可能需要更多可使用现金,这时家长还可以实施一项“借贷”策略。 例如:孩子想购买手机,或开一个生日会来招待他的朋友,需要一大笔钱,这不是他个人财力可以支付的,他可以向父母“借贷“。“借贷”当然要签订合约,承诺在什么时候偿还,或者以什么方式(例如假期去打工或为父母完成哪项工作)作为代价。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珍惜钱财,体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的社会化经验,对孩子心灵成长很有帮助。(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