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家大型煤企减员分流煤矿工人无奈告别“金饭碗”
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苦苦挣扎,却仍旧没有脱离“苦海”。不管是煤企还是煤矿工人,尝过了“煤炭黄金十年”所带来的甜,如今也意识到,不经历改革的阵痛,煤炭行业恐怕难以走出困境。
今年以来,随着煤炭行业开启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煤企从自身“开刀”,开始实施减员分流等措施来降本增效。对煤矿工人来说,这也意味着将离开曾经的“金饭碗”,或坦然面对转岗分流,或积极主动去寻找新出路。
据记者了解,晋煤集团、焦煤集团、潞安集团等山西大煤炭集团已经开始实施减员分流和停薪留职等措施,随着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推进,未来还将有不少煤企开启减员分流以及兼并重组。
踏上转型之路
这个春节,山西煤矿工人梁鹏心情颇为沉重。
梁鹏所在的煤矿年前实施转岗分流,他也不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因为煤矿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
在“煤炭黄金十年”,只要说起在煤企工作“都让众人羡慕不已。尤其在山西、内蒙古等煤矿集中地,很多人毕业以后都争着抢着去煤企工作。”
“因为只要进了煤企,基本上就等于拿到‘金饭碗’。”张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是这种情况从2012年开始出现转变,工资每年都在降,不少人被转岗分流,也有人主动离职。
张强是属于主动离职的那批人。张强看到了煤炭行业下行的趋势,选择向别的行业转型。
“这也是顺应历史趋势。”尽管很无奈,但张强还是庆幸自己的选择,如今老同事们有的在等待转岗分流,有的在寻找新的出路。
同样,在山西一家煤矿工作了近十年的赵磊,说起近一年没发工资的事儿,已经颇为淡定。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身边已经有很多同事被转岗分流,也有人离职去做小生意。
被动转岗分流或是主动离开煤矿,正在成为山西煤矿工人所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
2016年1月4日至5日,李克强总理在太原考察时表示,煤炭行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要根据市场需要,主动压产减量,严控新增产能,政府要促进富余职工转岗就业。
煤企的人员安置成为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记者了解到,晋煤集团古书院矿提出员工分流方案,包括“通过对口支援新建矿井、积极托管整合矿井、成立专业化队伍对外开展煤炭专业化服务等途径分流。地面人员主要通过发展多经产业和地面生活服务产业,促进正式工替代临时性、替代性岗位员工等途径实现转岗分流。”
具体来看,古书院矿向晟泰公司转岗员工近900人,180名员工离岗,解决了千余人的转岗分流问题。细则来年,则是向部分煤业公司输出和派驻人员370余人,结合万德福超市战略扩张的用人需求,在自愿报名的同时将水暖科39周岁以下女工全部转岗。同时,该矿撤销大车队、矸井队,将员工转岗至古书院工贸公司。截至目前,多经产业分流总人数达到532人。
实际上,由于煤炭行业陷入困境,早在2014年晋煤集团就下发了《晋煤集团关于下达减员分流指标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集团给本单位制定的减员分流指标,安排实施好减员分流工作,通过减员分流实现降本增效、人员负增长。
晋煤集团总经理李鸿双表示,随着井下资源枯竭,产业转型、人员转岗是古矿面临的最大难题。要紧跟国家未来产能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多家煤企“动刀”
实际上,除了晋煤集团,潞安集团、焦煤集团等都下发了转岗分流、停薪留职、提前离岗等管理办法,来降本增效。
2015年,山西焦煤集团也进行了人员缩减的改革,撤销了8个业务不饱满、职能相近、重复设置的机构,转岗分流1万余人。
去年年底,山西焦煤集团公司部署2016年度转岗分流安置工程,要求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完成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三年转岗分流四大指标,落实好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各项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转岗分流安置工程。
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必然是减员分流的重点区域。
有山西煤企高管向记者表示,前几年一直硬撑着,尽管工资也不断下降,但即便贷款也要给工人发工资,作为国企,不到最后一步,是不会减员分流的。煤价太低,很多煤炭生产出来就是亏损的。
从2012年煤价开始下跌,经过了多年的挣扎,不管是煤企还是煤矿工人,都已经认识到,煤炭行业到了“动刀”的时刻,如果说曾经还抱有一丝希望,但如今大家也都开始意识到,短时间内煤炭行业并不能走出困境。
记者在对多个煤矿以及煤矿工人的采访中了解到,煤企以及煤矿工人对于减员分流都抱有支持的态度。
“大环境都不好,很多人都暂时服从了减员分流的安排。”赵磊最开始从一个司机进入煤矿做地面工作,真心觉得这是一份好工作。但现在,他也考虑去其它行业看一看。
而除了山西各大煤矿集团开始减员分流,为了推动煤炭行业去产能,自从去年开始,龙煤集团也开启了大规模的减员分流工作。
此外,为了应对煤炭市场的困境,1月11日,兖矿集团发布的《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16年减员增效工作的意见》指出,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控制用工数量,兖矿集团将按照“三年减员分流2万人”的总体目标,2016年减少分流各类用工6500人,力争7000人,节支降本增效8亿元(目前兖矿集团有总员工10.5万人)。
根据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相关意见,已经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细则的逐步出台,这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煤企加入减员分流的大军。
上述煤企高管还表示:“一些尚且盈利的煤企都在通过减员分流来降低成本,亏损的煤企预计今年将关闭不少煤矿,尤其是资源枯竭的老矿,下一步也会启动减员、转岗和分流等措施。”
煤炭行业大整合开启
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有关意见在年前已经出台,“十三五”首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后续将不断有政策细则出台。除了减员分流,兼并重组也将成为今年煤炭行业的关键词。
2016年2月5日,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
在业内看来,去除5亿吨,整合5亿吨,未来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过剩产能的下降幅度和产能集中度提升空间或将大于钢铁。合计10亿吨产能易主,相当于将目前煤炭行业产能集中度在3年-5年内提高近20%。
同时,意见还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
分析师认为,该举措将促进行业整合,将有效促进各地区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甚至将会引发新一轮的煤炭资源大整合。
此外,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从2016年开始,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
上述煤企高管还认为,采取市场倒逼的方式,整合10亿吨产能,停止新建煤矿,也必然会促进煤企加速减员分流以及煤企之间的兼并重组。
出口透露政策导向
除了行业即将出现的大整合,扩大出口也成了煤炭行业改变现状的一个办法。
2月15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中国出口煤及褐煤61万吨,同比激增173%;环比2015年12月份增加38.6%。
某煤炭贸易商认为,1月份中国煤炭出口量同比大增,一方面是由于2015年同期基数过低,另一方面与神华主动重启出口业务有关;同时,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对中国煤炭出口也有一定的帮助。
去年12月9日,神华对日本东北电力集团出口67480吨煤炭,本次出口贸易在天津煤码头通过东北电力“美奈美”号外轮装运。
据了解,东北电力集团是日本五大电力集团之一,是神华在当前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形势下新争取的市场客户。
安迅思分析师邓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神华重启出口将代表着一种政策导向:中国正鼓励煤炭出口。如果神华能够恢复出口,可以缓解一部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
需要一提的是,中国煤炭出口量自2003年以来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取消出口退税并征收关税。虽然去年12月财政部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所有煤种的出口关税从10%下调至3%。
尽管现时中国煤炭生产和运输成本仍要高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现阶段中国煤炭出口仍不具备价格优势。但是展望未来,由于中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仍将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未来通过出口来化解一部分过剩产能或是大势所趋。
同时,煤炭进口方面,2016年1月份中国进口煤及褐煤1523万吨,同比下降9.2%;环比2015年12月份则下降13.7%。而单月进口量1523万吨,为2012年1月份以来第三低的单月进口量。
邓舜还认为,1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滑,主要与中国市场整体需求不景气有关,业界在2015年煤价几乎单边下跌之际,采购心态十分谨慎,导致进口煤炭到货量持续低迷。记者李春莲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