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员工自述伪P2P如何圈走你的钱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6-02-19 18:28:01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马平代发

(注:本文系一位在深圳某P2P平台工作的朋友所作,由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马平代发,本文中一切P2P产品名称没有具体指向,仅做提醒读者之用)

我刚刚从一家搞“扶贫P2P”的公司辞职,实在不忍心再帮公司赚农民的养老钱。这家公司宣称自己是上市公司,融资额已经以十亿计算,全公司1000多人,但是当我走进公司的第一感觉是——时光倒流,喧嚷的办公室铺着劣质地毯,简陋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台台电脑,如果再加上几十个耳机和烟灰缸,我一定以为走进回到了5年乃至10年前的县城网吧。

赋闲之余,我想借着e租宝500亿骗局崩盘的风潮,谈谈我在P2P公司的一点见闻。

如果明天您还没有离开家乡,请在清醒的时候问问乡亲是否听说过“扶贫P2P”、“扶贫宝”一类的投资产品,如果有的话,千万要劝他们握紧自己的养老钱。

伪P2P平台是如何圈钱的

上市公司?感觉像五年前的县城网吧

去年春天,由于工资增加两成的诱惑力,我加入了一家深圳互联网公司,号称是做P2P平台兼顾一些互联网项目。走进公司的给我的第一观感是——时光倒流。喧嚷的办公室大开间里面铺着劣质不整齐的办公地毯,最简陋的办公桌椅上面放着一台台电脑,供100多人挤在一起上班,如果再加上几十个耳机和烟灰缸,我一定会以为自己回到了5年乃至10年之前的县城网吧。

然而,这是一家融资额已经以十亿计算的P2P平台公司,如果你相信公司宣传册的话,那它也同时是一家上市公司。全公司有1000多人,换句话说类似的大办公室还有差不多10个。公司办公地点一共4处,每个办公地点都包括几个类似的办公室。机器人、物联网等“高新”项目放在高新区。只有核心的财务部门设在3公里之外的一个大厦里面,算是“正经”写字楼。

“上市公司”的老板当然不会在这样低级的办公室工作,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常设办公室。正如前面所说,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楼(也没有买车,总之没有固定资产),所有类似的办公室都租在深圳的几一家工业园区酒店里,而老板经常坐在某个酒店的大堂,管理层可以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找到他。当然,普通员工也不会随便去酒店大堂找老板。我们听到老板的声音,往往就是在会场上听老板讲话或是喊口号。

借款人是老板自己 多数项目只活在PPT上

这1000多人都做些什么呢?有一半人负责“做市场”,即许诺高额利息,劝说别人把钱投给公司。除了深圳本地,北京、上海、烟台、贵州等地都有分公司,据说香港、泰国、美国也有负责“市场”的分公司(待查,因为从未见过后面几家分公司的同事办公图片)。总之,这些人为公司创造现金流,也向客户许诺了未来更高的现金返还。

另外一半同事分属几十个事业部,仅公司网站上就能看到四十个项目,这些事业部负责“投资”,给出许多“高科技”项目,向掏出养老金的客户解释钱的流向。注意,这三四十个事业部都是自营的,换句话说公司名义上是个P2P贷款平台,要为客户的资金寻找高回报企业,实际上最终的借款人都是老板自己。

从公司网站上看,业务非常丰富,有O2O、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能机器人、在线教育、社交招聘、餐饮实体、信息平台等。最近还盯上了农村地区,要做农村地区的产业园和创业基地,还有要开办武术学校……以中国之大,产业部门之多,我竟然找不到这家公司不投资的行业。如果你相信这些项目都是真的,那这家公司的融资额就不是十亿级,而是起码百亿级。

还……好,这些项目统统都是假的,有的项目会装模作样运行几天,大多数项目根本只活在PPT上。比如说最近力推的“装小宝”(互联网装修)项目,从设立到遣散骨干人员只有短短几个月,APP和网站做好之后就解散团队去做其他项目了。整个项目根本没有实际运营。但项目不运营、不赚钱,公司也不关闭它,而是依然对外展示,作为吸引资金的由头。

所以,老板对“骨干员工”的定义就是负责项目策划、UI(界面)设计、包装和宣传的职员,很多事业部只有一个装模作样的技术小组和UI设计组,主要工作是做一个可以展示的模型,后续运营人员为0,反正多做多亏,不做反而不亏。在这个“简便”流程下,平均15-20天公司就会推出一个新项目,大概2-3个月后,这个项目就会上线运营(吸收投资)。

总而言之,公司有一半人根本就不负责创造社会财富,只为吸取资金提供一个理由。至于另外一半负责“市场”的人员,只做高息吸储一件事,而且高度同质化,除了推广部负责在网上渲染公司光辉形象外,其他无论是推销脱贫宝。X卡宝,创业宝,农村宝理财……哪一个营业部的人员都是早晨起来喊口号,然后线上线下许诺高回报去拉客户。

通过对上面那些“项目”的排列组合,公司一共有十多种金融产品,收益从年息12%到年息28%不等,平均都在20%以上,公司对外宣传是一万块钱每天返还8元,相当有诱惑力。为何12%的收益率也能做出20%以上的年息呢?因为公司会频繁地发动“双倍收益”。去年10-11月的双倍收益刚结束,今年1-3月又发动一次,简直成了固定化的双倍利率了。今年老板又推出一项100%全额返还售价的网上商城,和几年前流行的“分天返利”差不多,无论你买什么东西,都承诺数年内把你给出的钱全额返还。全体员工都奉命去为这个新项目刷流量制造气氛。(支付宝实在看不下去,已经封掉了返利项目的支付入口)


谁在操盘“扶贫”P2P? 老板在传销行业多次“创业”经验丰富

说实话,虽然公司的现金流不小,员工收入却只能说一般。事业部这边为了维持一个高科技项目的面子,多少还要按照市场行情招点人,市场部基层人员工资普遍不高,流动性也很大。为了维持队伍,公司打造了一套很强大的洗脑文化,每天早上都要集体念口号,唱惠卡之歌。内部在事业部和市场部之外,还有一套独立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内部培训讲师比赛。实际上,从老板到各个事业部的负责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洗脑。培训师天天把祖国政策挂在嘴边上,宣称要打造全世界一百强的企业。

为了控制庞大的基层低薪员工,一个“忠诚”的骨干员工集团必不可少。据我观察,骨干主要是老板的亲戚,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姓,而且跟着老板做过许多类似的“事业”。几乎每个事业部的负责人都是这种亲信,收入比其他公司的同类职务要高一些。

至于老板自己,更是这一行的老手,听同事说老板几年前在上海就是搞集资传销的。叫“XX心联盟”,公司名字叫XX环球贸易。主要业务就是充值返利,集资揽储。后来项目应该是挂掉了,在网上还能隐约的搜索到被骗信息,甚至可能还有案底。现在这家公司据说是2013年建立的,但我知道的最老的同事也是2014年中旬才加入。公司做类P2P的第一桶金发生在2014年5月,产品名字叫X卡贷。

再往前,老板在山东搞过一个名为房产公司的传销机构。年头太久很多东西都查不到了,但是这些项目很明显给老板“锻炼了队伍”,也积攒了人脉。除了前面提到的骨干员工队伍外,现在公司有很多高层都是来自于老板之前的“创业项目”,而且许多分公司也设在老板“战斗”过的地方。

借助这些人脉和骨干队伍,老板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募集来的资金全部由公司自行控制,公司资金池就是老板的个人账户——公司账户上根本没钱,员工申请提现,只会从老板个人账户得到汇款。

最后的疯狂 万元每天付息8元

有正常思考能力的读者都应该意识到,这个模式绝对不可持续。起码20%的回报率再加上公司运营成本,公司拿了客户的钱,赚不出30%的年收益率就必然会破产。实际上,从去年9月开始,我已经逐渐感受到了泡沫破裂的前兆。我工作的前三个月,工资都是在自己的卡上收到现金,之后工资一律存入公司的理财账户,15天内提现的话一律扣1%手续费,不提现就能和其他投资人一样,享受理论上20%以上年息的收益。到了年底,老板跟大家“坦率”地说,12月、1月、2月只能发50%的工资,其余的工资4-5月尽量补上。我是不太相信这个“尽量”了。

对于一个靠虚假项目集资的企业来说,一旦雪球般滚动的付息压力超过现金流入,它对老板而言就再也无利可图。这时候你会看到企业的核心层抛出完全离谱的回报率,企图捞上最后一笔投资,同时随时准备出逃,而这正是我看到的现实。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公司的年底敛财行动堪称“疯狂”,已经把触角伸进之前不愿“开发”的贫困乡村,针对农民推出了农村宝理财、零钱包等几款新的理财产品。这些新产品都承诺过年期间投资双倍,之前的投资如果在过年期间不提现也享受双倍待遇,过年还加送1.3%+的理财红包。年底的时候老板大量投放广告,公交车地铁站都是。

尤其是10月份之后,老板把分支机构开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借着一个创业创新产业园“项目”推出了匪夷所思的P2P项目——脱贫宝,完全不对农民解释资金去向,只是简单地用高息集资。前面说的万元每天付息8元,主要宣传对象就是这些拿着养老钱来“投资”的农民。作为一个农村子弟,我做到这一步实在没法面对自己的良心,只能辞职再来介绍一下P2P的现实。如果各位回家听到扶贫P2P之类的概念,一定要提醒自己的父老乡亲攥紧自己的养老钱。如果已经不幸中招,能要回多少就要多少吧……我很担心公司老板会在春节假期后出国逃亡。

真假P2P 投资需谨记四大要点

再次提醒各位读者,违规的P2P或是互联网金融项目不止我公司一家,在经济总体衰退的年份,必然会有更多的违规P2P公司盯上农民的养老钱。在此我介绍一点我对P2P的基本认识,希望能对父老乡亲有所助益。

首先P2P的本质是私人投资者把钱拿出来,借给某些风险高利润也高的项目。银行因为风险高、掌握信息不足而不肯给这些项目贷款,但总的来说,的确有一些项目的利润足以抵偿风险,所以私人投资者在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后,可以尝试个人对个人的准高息贷款——注意“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这个前提。私人投资者和贷款方素不相识,本来不可能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所以需要有P2P平台给双方做沟通,把项目拿出来公开展示,供投资者选择。换句话说,P2P平台本质上是高风险投资项目的中介。鉴于项目本身的高风险性,除非把投资分散在多个平台多个项目,否则完全不适合于养老储蓄的投资。

如果一定要投资P2P,必须记得P2P公司本身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中介中介中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任何自己控制、使用投资的P2P平台都不再是平台,而是一颗资金炸弹,有几乎100%的概率会出事。如果你发现公司宣布要把募集的资金投入自身旗下的事业部或项目,赶快把投资抽出来吧,这个平台最多只能再付息半年了。看了我的经历你就知道,虽然e租宝只有5%的真项目,但这个比例在行业内实在不算最低……

其次,要牢牢记住P2P是风险投资,任何承诺保本付息的投资都不靠谱,都必然是骗子。而且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15%、20%甚至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结局,或者根本就是虚假项目,为骗钱而骗钱。只有略高于四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才比较可信,才能作为养老投资的备选。

第三,P2P平台归根结底只是个商业项目,政府没有资格也没有义务为它作保。如果你发现P2P企业虚构自己的背景,喜欢报道自己的公益投资,经常拿央视的采访说事,乃至把投资和国家、民族利益挂钩,那这个企业一定有问题,一定在利用政府的信誉为自己的诈骗铺路。

最后,P2P投资必须是针对具体项目。如果企业在资金去向、项目使用上语焉不详,只有美好的收益前景,那一定不要打开你的钱包。至于其他的一些判别标准,比如第三方资金托管、风险控制能力、抗风险背景……这些问题判断起来比较复杂,这里就暂且不提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期间,各大网站上出现了许多农民因盲目投资返贫的新闻,所以我很抱歉这篇文章来的这么晚,希望还能赶在各位读者年假期间发出来,新闻还能对各位的父老乡亲有一点助益。

延伸阅读:

互联网金融陷阱大揭秘

来源:棕榈树

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到部分企业倒闭跑路,正面临着混乱的局面,今年两会上甚至有人大代表提到“互联网金融不需要专门的法规,像P2P这种信息中介,目前允许没有金融牌照,它不可能为你承担资金的责任”。“每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人,都应该有一种精神,就是以风险自担的责任心去拥抱开放的互联网,不要指望风险是别人的,收益是我自己的,这种情况是不会存在的”。

这份资料略加整理,改成白话,绝对干货,请互联网投资者们get~以后互联网投资理财可要擦亮眼睛!!

业内最常见陷阱及概念混淆总结:

1、关于“保本”还有“高收益

互联网和第三方理财中,很多机构打出15%以上的收益率真是引爆眼球,销售更是天花乱坠,号称有股权债权抵押,没有风险。其实大部分P2P网贷类的中介理财就是连接借款人和贷款人,并向借款方收取佣金,贷款人需要承担借款方到期不能兑付风险。

投资者激动之余冷静考虑一下,银行利率现在是在降息通道,如果能以合理的水平向银行借到钱,何必要给你15%甚至更多,还没算上给平台方的手续费和佣金,加起来随时超过20%。有什么类型的企业和个人一年能赚那么高比例收入,真有这么好的营收水平,银行早排队低息借给Ta了,还轮得到你?在业内常见的P2P和集资类产品通常是融资方债权或股权质押,到期是否能兑现取决于偿还能力,如果还不出,你运气好的排在拖欠员工工资三金后排队讨债,拿回部分本金,运气不好拿着一文不值得股权默默流泪。

2、关于理财产品的”随时转让变现

坏账跑路的事情时有耳闻,有些聪明的平台知道保本高收益有点难忽悠到精明的投资者,打出可随时转让债权、灵活变现的旗号。并且标榜”时间的错配,资金的马拉松,灵活强大的资金管理“以便消除用户顾虑。有些自认精明的投资者觉得这样到期兑付风险就可以规避了,只要自己在到期前拿回“本金+收益”就好了,把可能的坏账扔给下家。

刚开始大家都好欢乐,转让人还可提高价钱转让,因为有傻瓜觉得加了手续费也还是可以继续赚到高息,还愿意补贴手续费接盘。其实在资金的马拉松中,转让理财产品就如同传递赛跑的接力棒,一定要有接棒的人,资金的流转才能继续进行。挂盘转让没有人接手就只能持有到期,等于拿了最后一棒要一直跑到终点,然后每天提心吊胆祈求到期拿回朝思暮想的本金和期待中的高收益,坏账的机会千万不要掉在自己身上。

3、关于“有银行托管”和“本金安全”

好多理财公司号称资金是某知名大银行托管的,挂一个大大的银行LOGO在网站和销售材料里,投资者顿时觉得好安全,本金和收益似乎也都安全了。这又是一个大问号了。其实银行托管有好多业务,包括资金清算,管理资金流向从出资人到借款人,其实只是帮助避免或降低平台方挪用资金的风险,但这和你的本金安全没有半点关系!因为只保证资金确实投到了理财合约里面或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人账户,到期银行负责资金清算,但是能不能到期兑付不是托管银行的责任,银行也没有义务追偿。

有些P2P的合同是银行委托贷款合同,除了甲方乙方外,还有银行是丙方,所以不怕,亏了银行也得赔,对不起,你又错了!银行委托贷款,银行只抽取中间手续费用,负责双方资金清算,不承担任何风险。

4、“第三方担保”真的能担保?

一些小型P2P网贷公司宣传时为了强调其安全性,会说有“第三方公司担保”,而且这些第三方的LOGO亮出来似乎确实增加了不少可信度。但实际也只是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时候有第三方担保公司可以负担一些,负担多少不会让你知道,而且,担保公司其实没多少钱。真出问题,就很难说。

越是主打高收益的平台,越会说有“第三方担保”让人相信,但内情可能是,第三方是否全额担保不知道,是否有能力全额担保更不知道。

5、关于“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是两码事

一些投资者在收回本息的时候发现,跟之前购买时候的预期的利息并不一样,甚至差出很多。通常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或合约中,都会标明预期收益率或最高预期收益率。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主要与产品设计和资金投向有关,而实际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甚至本金亏损。理财产品的购买合约中对此可能会有说明,但在销售过程或网络购买时避重就轻,不特别标注,不提示风险。目前对第三方理财和P2P也缺乏相应监管。

理财销售中常用的宣传“圈套”和投资者“误读”:

1、“等额本金的年会收益率”不是你想的收益率

贷款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虽然借的年利率不高,但每月还的加起来好像远高于这个利息,因为其实是计复利的。“等额本金年化收益率”正好相反,号称的年化利率其实是缩水的。请看举例:

一次性还本付息顾名思义就是投资期到了一次性归还本金、支付收益利息;“等额本金”就是在投资期每月返还。比如:同样的投资金额8.4万元,期限12个月,利率7.84%,12个月一次性还本付息,则第十二个月月末累计本金利息合计90585元,利息收入6585.6元;而12个月等额本金为例,则每月返还7300元(即:第一个月本金还有76700,第二月理财本金还有69400……用于理财的本金越来越少了),到第十二个月累计本金和利息合计87600,利息收入只有3600元。两种不同模式下,利息差别高达1.83倍。

2、“周期短、收益率高”产品的募集期圈套

经常会出现的某些理财网站短期产品收益率爆高,例如30天短期产品收益率比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高出好多,吸引用户购买,但仔细一看,募集期5天,到期后要5到7个工作日到账,看清楚,是工作日还要扣掉国定和非工作日,这些日子可都是不计息的,实际30天的年化收益有可能被摊到了40几天。

3、“预期年化收益”和“七日年化收益”

很多人看到高收益就瞎激动,却根本不知道这可能是预期年化收益率或七日年化收益率,这两个收益率在实际投资期内是会随时变动的。

所谓“预期”年化收益率当然是卖给你的是预期,具match体情况可不能保证如它标注的数字那么高;货币基金上讲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代表的是过去七天的实际收益表现,但并不能保证你买进以后一直维持这个水平。

投资者对这些收益率概念不了解,投资中容易被高额的年化收益吸引。不错,8%、11%这些数字都很诱人,但实际上你拿到手的有那么多吗?这可真不一定。

结语

看了业内人士挖的这些猛料,是不是觉得有些汗颜,自己对互联网理财竟是那么小白,没关系,把本文收藏,买互联网理财产品时,拿出来经常复习一下这些生僻的名字,相信对提高投资收益、防范不必要的投资风险大有助益!

连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参加人大记者会也谈到互联网金融,现在互联网金融中一部分比如支付业务属于银行信用,但是像P2P这类模式,并没有正式执照,仍属于民间金融。真正出现机构跑路,承担损失的还是金融消费者。

所以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这些常见的“陷阱”和“圈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还需投资者自己练就一双说眼金睛,在投资前,搞清楚理财机构的血统背景,说简单点,这行业还是拼爹的,儿子有多少水平和爸爸的基因和实力太有关系了。是草台班子两三个销售加两个程序员阿狗阿猫都能说自己是做互联网金融的。


返回21财搜首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