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企业创新基因 构建梯次型产业格局——“广东制造”转型观察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6-02-28 16:16:16

新华社广州2月28日电题:培植企业创新基因构建梯次型产业格局——“广东制造”转型观察

新华社记者周强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广东交出了不平凡的答卷:实现了对国内生产总值、结构调整的“两个支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双重挤压”,面临本土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制约”,“广东制造”奋力转型,迈向中高端,已初步形成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

“车间革命”重构生产方式

在东莞劲胜通信公司,打磨车间见不到往日忙碌的人工身影,取而代之的是75台机器人周而复始的劳作。从取放物料到搬运仓储,从清洗检测到虚拟设计,所有工序实现自动化。

“以前需要204名工人,负责开机、物料等环节,现在开机员、物料员完全被机器人替代,只剩下13人负责品检、技术和生管。”副总裁黄河说,“机器换人”颠覆性提升生产效率,单线可同时生产9个型口,200台机床释放出300台的产能,预计未来一年半就可收回成本。

在不少企业家看来,“机器换人”并非应对用工难的简单策略,而是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的一次革命。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邓江年说:“‘世界工厂’一度成为广东转型升级的负担,但事实证明,车间创新是大有前途的。”

随着广东撬动千亿元资金入市,以车间为单元的新一轮技术改造陆续在上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展开。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解决传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广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

“通过对生产车间升级改造,满足智能化、信息化生产需求。以前制造一台电梯的周期是30天,现在已经减少至15天。”佛山菱王电梯董事长梁永标说。

“车间革命”在不断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使得企业从加工制造底部向研发、设计、品牌延伸。这家曾靠为三星、华为等跨国公司做代加工起家的劲胜通信公司正在向服务型制造业方向发展。黄河说:“现在已有多家企业前来洽谈建设智能工厂事宜,未来我们将转型成为全国企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创新+”夯实产业基底

在经过15年的发展之后,靠卖宿舍家具的广东连盈家具有限公司走到尽头。去留之际,2012年10月,50岁的公司董事长张锡林决心转型电商,让他的公司获得了新生。

触“网”生变。如今,连盈走出东莞,已成为韩国三星、南方航空等知名公司的供应商。张锡林告诉记者,公司销售额连续三年按100%的速度增长,2015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预计今年有望销售过亿元。

“以前是以产定销,现在是以销定产,借助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为之一新,生产更加柔性化。”首尝“电商甜头”的张锡林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2014年,张锡林将诺基亚东莞工厂生活区改造成聚大电商产业园,为园区近百家企业当起了“电商保姆”。

近年来,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主导的“四新”经济正在擦亮广东转型升级的底色。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向传统优势产业植入创新基因必定焕发新的生机。”

“专业镇”是广东经济版图的重要战场。横沥,中国模具制造重镇。得益于协同创新,近3年来全镇GDP仍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跻身百亿元大镇行列,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缕亮色。

2012年9月,由横沥镇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6家高校院所共建的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作为公共服务创新平台,600多家模具企业足不出镇就可向院士、教授提出技术需求。

液态金属是台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材料。凭借其高强度、高弹力、耐腐蚀等特点,公司由模具行业延伸至手机零部件制造、义齿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制造产业。“这一转变与镇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专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副总经理杨海说。

“以前的发展就是搭便车,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遇上国际产业转移的好机会,靠要素驱动发展起来了。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从搭便车转为买车票,乘坐创新号列车,才能跑得快。”横沥镇委书记陈锡稳说。

打造梯次型现代制造格局

纯白色的“X”型机体,四支飞快转动的螺旋桨,机腹吊挂迷你相机。由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人机,凭借自主研发的完整技术链条,引领全球无人机技术革新和消费热潮。

“我们不会设想去做世界二、三流产品,靠便宜取胜。归根结底这是品位的问题。”大疆创始人汪滔说,“我希望中国制造很快也会变成‘高质量’和‘品位’的代名词。这是我现阶段的梦想。”

凭借对产品的极致专注和核心技术的不懈追求,大疆成为继华为、比亚迪之后广东高端制造的又一张亮眼名片。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广东制造”逐步转换发展轨道,向“高精尖”要动力。2015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4712.7亿元,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8172.2亿元,增速达9.8%。

创新引领,前瞻布局。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新兴产业和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4大未来产业。过去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4%,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8.2%提高到40%。

在研究广东的经济学家看来,广东的制造业格局已形成了更加合理、不断优化的梯次型产业体系。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0.8%,首次超过50%。

“这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结果。实业兴国,避免产业空心化,三产结构优化是将第二产业做大做强顺其自然的结果。”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优说,“我们不盲目追求规模,追求数字,而是追求质量和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