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为奥斯卡量身打造的女主角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6-02-28 16:21:48

[摘要]《布鲁克林》完全比照着奥斯卡的口味讲述了一个美国梦的故事,同时,为其登顶奥斯卡加码的一点还在于,主角是一个年轻女性。


《布鲁克林》海报

腾讯娱乐专稿(文/闵思嘉编辑/任义)


《布鲁克林》的故事在爱尔兰女孩艾莉丝在故乡和纽约之间的摇摆中展开

爱尔兰人在纽约选择故乡还是自由

与《卡罗尔》中凯特布兰切特这样的女同角色比起来,《布鲁克林》反而更有奥斯卡相,女主角艾莉丝简直就是一个为奥斯卡量身打造的女性形象,毕竟,奥斯卡的价值观还是和好莱坞一样的保守。《布鲁克林》完全比照着奥斯卡的口味讲述了一个美国梦的故事,同时,为其登顶奥斯卡加码的一点还在于,主角是一个年轻女性。

所以即便《布鲁克林》早些时候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时并没有那么大的反响,现在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提名也变得合情合理了。

主人公艾莉丝无疑是1950年代美国新移民的代表,故乡生活的不如意促使她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的布鲁克林寻找新生活。影片的叙事分成两段式,前半段讲述艾莉丝在纽约开始新生活的局促与思乡,后半段则着墨于艾莉丝因为家庭变故而不得为之的归乡与尴尬。讽刺的是,曾经拒绝过艾莉丝的故乡,却在此时呈现出一种谄媚的态度,以高富帅的爱情和优渥的工作来诱拐她的回归。

至此,艾莉丝的选择开始变为一个国家和另一种国家,一种阶级和另一种阶级,一种身份和另一种身份的选择。而美国,正是赋予了艾莉丝选择资本与权力的那片土地,对故土的乡愁病症也在此刻变成了“反认他乡做故乡”的自由精神。

影片中,艾莉丝两次登上去往美国的渡轮。第一次登船,故乡位于身后正在远离的出发点;而第二次登船时,故乡则变成了前方正在靠近的目的地。伴随着故乡意义转化的同时还有个人状态,第一次离开时,导演用缓慢横移的镜头渲染了艾莉丝别离的不舍,但和艾莉丝同住一个船舱的美艳女子却坦言,“再也不回来了,简直就是地狱,从美国回家就是个错误”,对艾莉丝未来的暗示再明显不过。果然,在第二次登船时候,艾莉丝便变成了那个美艳女子,以教导者的身份,传授给新女孩那些自己被教过的东西。


艾莉丝在故乡遭遇“高帅富”

《海上钢琴师》的另一面看似自由的保守派

如果说乡愁的转移是美国精神的魅力所在,那么《布鲁克林》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海上钢琴师》的另一面的对照。在《海上钢琴师》里,那艘头也不回奔赴新大陆的船也是开往美国的,船上的的各色人等在船舶靠近港口时曾对着自由女神像大叫“美国!美国!”,钢琴师1900则成为那个带着对欧陆文明的眷念而不愿意下船的欧洲遗少,即便知道前路美好,也依旧不肯下船。

放到《布鲁克林》里面,艾莉丝则成为了主动下船的1900,她怀揣着对美国的希望和对自我的希望奔赴新生活,在美国的环境下重新定义自己,成为一个脱离原有的爱尔兰式传统家庭的新女性,与意大利第二代移民组建起新家庭,也因为这个新家庭的组建,而得以成为完整、独立定义的个人。而这正是由新移民组成的美国新一代中产阶级家庭的代表,亦是美国精神的代表。

不过,虽然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甚至是强势女性,但《布鲁克林》依然是非常保守与传统的。当然,这和沿袭美国主流社会的家庭观念有关。片中,艾莉丝多次在家信中提及,“是男友托尼让她觉得在美国有了新生活,在遇到托尼以前自己是没有新生活的”。同屋住的好友在离婚之后也一直致力于寻找新伴侣,笃定地要再次走入婚姻生活。影片最后,艾莉丝决定从爱尔兰返回纽约,也是因为爱情而非事业的驱使。

说到底,艾莉丝依然是一个奥斯卡一直会青睐的,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自由与个人事业,但最终依然会回归以爱情为前提的家庭的传统女性。

艾莉丝的饰演者西尔莎罗南的个人经历与影片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1994年出生于纽约的她也是爱尔兰移民,也曾在童年时期随父母搬回过爱尔兰居住。

所以,爱尔兰和纽约,不仅是艾莉丝的双面个人定义,也是西尔莎罗南的双面个人定义。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使得她的表演更为动人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