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刚刚结束欧洲的行程,便马不停蹄地飞抵贵阳,这里有一座让他牵挂的西南小城——丹寨县。
自从2014年签约许下“包县脱贫”的承诺后,王健林便与丹寨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时隔一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拿出了14亿元帮扶丹寨县脱贫的方案。包括出资3亿元捐建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出资6亿元捐建一座旅游小镇、以及发起成立一支5亿元的丹寨扶贫专项基金。
“扶贫既不是造势,也不是投入多大一笔资金,而是要讲究效益,只有能产生效益的项目才能持久,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在帮扶丹寨县脱贫工作座谈会上,王健林的发言秉持了其一贯低调、务实和高效,与会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给予很高评价,贵州省领导亦频频赞许。
在王健林看来,万达通过“教育、产业、基金”三措并举,长期、中期、短期兼顾,探索着精准扶贫的全新模式。他和他团队坚信,万达的“丹寨行动”将很快见到实效,并且形成可复制的扶贫模式推而广之。
一线督战:万达效率打造精准扶贫新样本
与王健林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相比,如今丹寨的县城里处处可见万达的印记,体现出万达人对于效率的追求以及其惊人的执行力。
一系列当初纸上的规划正在一一兑现:2000人规模的万达职业技术学校正式破土开工,确保2017年上半年开学;扶贫基金开始运作,今年发放利润;位于东湖岸边的旅游小镇破土,计划2017年6月建成开业……
为了让扶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王健林去年就曾亲赴丹寨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万达还专门成立集团高级副总裁牵头的扶贫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专业骨干,并邀请国内顶级扶贫专家和产业学者,先后十多次赴丹寨调研。
2月28日,王健林陪同审计长刘家义的再次到访,似乎也多了几分“验收”与“督战”的味道。他详细察看了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和东湖旅游小镇的项目进展,向相关负责人仔细询筹备情况,有时甚至自己充当起了“解说员”,为刘家义和贵州省领导逐一解答,言语之间充满兴奋,毫无倦怠。
28日,是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开工日,一排排推土机、挖掘机在已经整平的土地上整齐而列,王健林一行认真看、仔细问,当询问到学院学科设置时,王健林严肃地说,应当增加酒店管理、农村电工、财会等专业,既要有前瞻性,又兼顾实际需求。
按照计划,万达职业技术学院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容纳2000名学生,设施达到国内大专职业学院的一流水准,学院建筑设计极具苗寨风格,体现当地人文特色。
在东湖旅游小镇项目现场,王健林查看动工前的准备工作,询问东湖湖水净化安排。当同行的参观者看了旅游小镇的施工效果图和进度安排,赞叹万达规划精妙、执行有力时,王健林自豪地说,那当然。他还如数家珍地当起了解说员,“为了保护树木,建筑用材不全是木头,而是采用了部份替代材料”、“由于当地地理环境,旅游小镇巧妙利用高差做了一些设计”、“每个苗寨都有一个鼓楼,我们的小镇也有,这是当地的风俗”……
上述两大项目都将在2017年6月30日正式完工,投入使用。现场有人问到,能否在约定工期内如期交付时,王健林笑到,“那当然,万达向来说到做到,说哪天完成就哪天完成。”
除去上述两项立足中、长期的扶贫计划,万达集团还特别关注到丹寨县9000多名孤残困难户,对于此类通过教育、产业扶贫也很难惠及的人群,万达集团设立了5亿元的帮扶基金,每年将拿出5000万元的收益,用于现金直补这些困难户。王健林坦言,“如此一来,平均每人每年能够有5000元的帮扶资金”,根据丹寨县的扶贫规划,到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模式创新:守护与丹寨群众的“小康之约”
事实上,万达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扶贫经验。从1994年开始实施对口扶贫,截止到2015年年末,万达集团慈善捐赠现金累计超过50亿元,连续8次获得中华慈善奖。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健林对于扶贫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由于各地发展状况、致贫原因以及要素禀赋的不同,“漫灌式”的扶贫无法治根治本,效果亦难以致远。于是,万达首创“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模式,“既不是简单捐款,也不只是投资建厂,而是注重长期与短期结合、产业与教育结合、提高人均收入与整体脱贫相结合。”
王健林选定了地处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的丹寨县。丹寨县总人口17万余人,是国家级贫困县。王健林去年到访时,与这里的群众立下“小康之约”:第一,搞产业,授人以渔,第二,普惠,至少争取95%以上的贫困户,都能受益。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此,在万达最重要的集团年会、半年会上,丹寨这个遥远的地名都会被他提起,并像对待万达旗下重要业务单元一样总结成绩、制定规划。
最初,万达想要在丹寨“养猪”、“种茶”,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调研和专家论证发现,由于规模难以做大、效益难以持续,且不利于生态环保。于是,万达迅速调整思路,重新确立了以教育扶贫、旅游小镇和扶贫基金为核心的全新方案,并且从最初的10亿元投资规模增至14亿元,希望通过长期教育扶贫、中期产业扶贫和短期基金扶贫三大措施并举,使丹寨县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使万达扶贫模式两年见到实际成效。
按照计划,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将结合社会需求、当地实际以及万达的特色,主要招收丹寨籍学生,实施好学科设置,尤其是加强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并且承诺毕业生中的50%进入万达集团就业。在王健林看来,“之所以不保证百分之百,就是要让学生有竞争意识,确保教育质量的优秀”,为丹寨实现彻底脱贫打下人才基础。
设计、运营旅游小镇更是万达所长。万达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公司,从文旅规划设计院到线上、线下的旅游销售渠道,以及全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万达在旅游产业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王健林誓言,万达将发挥全国最大旅游企业的自身优势,对东湖旅游小镇进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营扶植,直至其盈利。万达要将其打造成贵州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名片,带动丹寨发展。更重要的是,旅游小镇不仅创造经济收益,而且预计将新增2000至3000个永久就业岗位,极大缓解丹寨县城就业困难的问题。
在万达的帮扶下,丹寨县有望在两年内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万达投建的两大项目2017年投入运营后,将使丹寨县整体经济发生较大改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永久摆脱贫困。
审计长刘家义在调研时表示,万达丹寨扶贫建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真正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做先行者:在扶贫帮困上书写新篇章
中国正在打一场扶贫攻坚战,丹寨县正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在现行标准之下,中国还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含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至少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
按照十三五规划,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并非易事。脱贫攻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工作要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万达早在2014年底就与丹寨“牵手”,率先用行动来探索扶贫新路。在王健林心里,扶贫不是在支票本上写下一串长长的数字。“捐钱很简单,万达也可以直接捐钱了事,但是这解决不了致贫的根本问题,钱没了效果也就没了”。
2月28日,在与丹寨县卡拉村群众的座谈中,王健林诚恳地说,要早日实现脱贫,一方面要依托外界帮助,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次考察让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下一个阶段,万达还将研究一镇一策,甚至一村一策,争取帮助大家提前摆脱贫困。现场掌声阵阵。
王健林坚信,万达不仅可以在商业世界中缔造辉煌,也能打一场扶贫攻坚的“胜仗”。
贵州省省领导赞叹称,“王健林董事长以企业家的视角来对待扶贫,很务实,着眼长远,立足当下,经过大量调研进而形成细致的方案,这种钉钉子的精神值得政府部门的人学习借鉴。万达的周道、务实、全面,这是一种精神,这是真心实意为丹寨17万老百姓着想,用心去找出脱贫的办法和方式。”
据了解,万达还在贵州推行更大规模的扶贫计划。去年3月,万达集团与贵州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600亿元,在贵州省建设万达文化旅游项目和10个以上的万达广场。万达在贵州所有投资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将增加10万个服务业就业岗位,每年缴纳数亿元税收。目前贵阳、六盘水、毕节等地万达广场已进入实施阶段,其它项目也将陆续开展。
王健林希望,通过在丹寨县的“试验”,创新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扶贫新模式,为全国企业开展扶贫工作提供示范案例,唤起全国更多的企业脚踏实地的开展扶贫,在中国扶贫攻坚战中开启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