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月29日,农业部等八部门部署启动2016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现场
新华网消息 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八部门29日部署启动2016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据悉,“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累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2.5万个,检查企业629.7万个次,市场131.9万个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5亿元,农资市场不断净化,农资质量状况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为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在会上指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十三五”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需要,也是推进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任务的需要。 记者了解到,种子主要是无证制售、套牌侵权行为在部分地区还很严重;农药、兽药和饲料主要是违法添加禁限用成份或含量不足;肥料方面也在中原地区连续几年出现大要案。 “近年来暴露问题较多、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热点地区、重点领域,将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陈晓华表示,各部门将深入开展专项行动,针对城乡结合部、农资游商游贩、互联网领域、果菜茶中草药主产区等进行重点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资行为。 同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各部门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检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检打联动工作机制,促使行业管理、综合执法和质量检测三方机构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动建立部、省、市、县四级联动的农业执法监管网络,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加强农安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健全农资打假举报奖励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和社会第三方开展农资企业诚信评价活动,实施失信行为跨部门联合惩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