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迪卡普里奥称帝,转变表演方式功不可没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6-03-01 10:21:57

迪卡普里奥奥斯卡称帝

腾讯娱乐讯(编译/kav)在好莱坞打拼27年,六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终于凭借在《荒野猎人》中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在这部电影中,他的角色遭到了一只熊的攻击,还吞食了野牛肝脏,他在无数次采访中提到过这些情节。

“感谢在场的各位,”迪卡普里奥对起立鼓掌的观众说。他对合演《荒野猎人》的“兄弟”汤姆·哈迪以及该片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表示了感谢,还感谢了多次合作过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对于观众席上的父母,迪卡普里奥说,“没有你们,这一切就都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迪卡普里奥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也是一名积极的环保活动家。他一直热心推动气候变化倡议,曾承诺向30个公益组织捐献1500万美元以促进全球的环境保护项目。一个月前,迪卡普里奥还前往梵蒂冈拜会了教皇,就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因此,在奥斯卡颁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迪卡普里奥也提到了环保问题。他说,201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变化毋容置疑,此时此刻就在眼前,是人类迫在眉睫的威胁,我们必须合理对抗,不能再拖。我不会把今晚(得奖)视为天经地义,请大家也不要把我们的地球视作理所当然。”

在《荒野猎人》中,迪卡普里奥扮演了一位19世纪的拓荒者,为了求生,他必须克服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迪卡普里奥凭借这个角色横扫各大奖项,从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一直拿到奥斯卡奖。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和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不得不克服很多现实中的障碍。《荒野猎人》完全是在自然光线下拍摄的,有时候天气冷得连摄像机都无法启动,此外,剧组还不得不满世界寻找合适的雪景。

迪卡普里奥也谈到过拍摄过程的艰苦。“我觉得,在签合同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有准备。这个剧本已经在好莱坞‘漂’了好几年,要把它拍出来非常困难,需要一群非常特别的电影制作者来做件事。我们深入旷野时经历的很多感受和事情,都被融入了这个故事的叙事中。”

迪卡普里奥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过《泰坦尼克号》的女星凯特·温斯莱特对他此番获奖非常高兴。之前她就表示:“我有强烈的预感,这届奥斯卡他会获奖。”

接下来,迪卡普里奥将与马丁·斯科塞斯再度合作,在新片《白城恶魔》中扮演一名令人闻风丧胆的连环杀手。

迪卡普里奥此前已经五获奥斯卡提名,但一直处于“陪跑”境地,为什么他终于在第六次提名时获奖了呢?分析人士指出,这并不是奥斯卡评委动了恻隐之心,而是因为迪卡普里奥转换了表演风格。

两年前,马修·麦康纳凭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击败《华尔街之狼》中的迪卡普里奥,夺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当时的迪卡普里奥是不可能获奖的,因为奥斯卡奖青睐的不是布拉德·皮特那种酷拽型的演员,而是汤姆·汉克斯那种暖男型的演员。有人将这称为“皮特-汉克斯现象”。而迪卡普里奥本次能成为奥斯卡影帝,正是因为他大幅减少了表演的酷拽度,向着汉克斯式的风格靠拢。

“皮特-汉克斯现象”究竟是什么呢?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有一次谈到布拉德·皮特时说:“他不会邀请你代入他的角色。”这就是酷拽式表演的精华:它让观众感到好奇,想知道成为那样的角色会是什么样,但却永远无法想象自己能够代入那种角色。而汤姆·汉克斯则代表了一种截然相反的表演风格,一种温暖人心的风格,它邀请你代入那个角色,让你感受到他的感受,让你用他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其实这两种表演模式都值得欣赏,但奥斯卡评委对汉克斯类型的青睐远远超过了皮特类型。举个例子,加里·格兰特和吉米·斯图尔特都是电影史上出类拔萃的演员,但斯图尔特拿到了小金人,格兰特却没有。

迪卡普里奥终于荣获了奥斯卡奖,这是因为他终于在《荒野猎人》中向汉克斯式表演风格靠拢了。乍看上去,这一点可能不是非常明显。《荒野猎人》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休·格拉斯的猎人,他放弃了白人“文明世界”的生活,与儿子居住在偏远地带。这个角色似乎和迪卡普里奥以往扮演过的角色有所不同,不过这种情况也在《华尔街之狼》或《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发生过。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个角色就经历了一系列噩梦,从遭到熊的袭击,到生吃已经被被狼啃食一半的野牛尸体。这不是现实生活中与模特交往的花花公子迪卡普里奥,而是长着乱糟糟的胡子、梦中萦绕着亡妻身影的单身父亲迪卡普里奥。

多年来,迪卡普里奥在屏幕上下为自己修筑了一道酷拽的屏障,而《荒野猎人》打破了这道屏障。满身污垢、失去至亲的格拉斯成为了我们同情的对象。他并不酷拽,但这部电影获得了惊人的票房成功,说明观众们喜欢这个角色。这并不是迪卡普里奥第一次在电影中放弃酷拽型风格。在《革命之路》和《禁闭岛》中,他扮演的人物所遭受的屈辱也是剧情的中心。但是要赢得小金人,并不是简单地偏离皮特式风格就可以办到的,还需要更加趋近于汉克斯式的风格,即引发观众的认同感,让观众感同身受,而不是像《革命之路》和《禁闭岛》中那样仅仅产生让人觉得可怜。

迪卡普里奥确实在这部电影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穿过了冰冷的河,躲在马的尸体里取暖,还生吃了野牛的肝脏,但这种叙事本身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赢得了奥斯卡奖。同样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荒野猎人》反复采用好莱坞电影中一个经典而基本的拍摄技巧:即一个特写镜头加一个视角镜头的正反镜头组合。电影创作者经常使用这种组合来唤起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让观众产生设身处地的感觉。

《荒野猎人》一遍又一遍地使用正反拍组合镜头,其中尤为令人难忘的,是格拉斯马上将被熊抓伤的那组镜头。整部电影在构思时就把穿越电影世界和观众之间的鸿沟作为了目标。有几处地方,迪卡普里奥和摄像机靠得如此之近,呵出的雾气让镜头变得模糊起来。在剧终前的殊死搏斗中,格拉斯的血都溅到了画面上。片中还有一个让格拉斯和观众都倍感焦虑的情节。格拉斯被熊抓伤之后,汤姆·哈迪扮演的菲茨杰拉德建议一枪帮他了结痛苦。由于格拉斯无法说话,菲茨杰拉德告诉他,眨眨眼就表示同意。这个提议非常巧妙地引发了观众的代入感。端坐在影院中的观众往往会像屏幕上的迪卡普里奥那样极力避免眨眼。他一眨不眨地保持着凝视状态,我们也是一样,这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努力,然后又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失败。

凝视也造就了《荒野猎人》中最为大胆的一幕,即这部电影中的最后一个镜头。格拉斯已经杀死了菲茨杰拉德,报了杀子之仇,带着求生的欲望,他爬出一道沟壑,看上去精疲力竭,并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迪卡普里奥就带着这样的表情,转移视线,看向了观众。似乎这最后一个镜头表现的不是格拉斯,而是迪卡普里奥——他直接看向观众,仿佛在哀怨地询问:“你觉得这演得够好吗?”

迪卡普里奥能赢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是因为在《荒野猎人》中他不再显得酷拽,而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不同的人。在这个角色的身上,熟悉感与陌生感达到了一种精妙的交汇:观众可以想象自己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经历事件,这个角色容许了这样的想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