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专稿(文/kl)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终于完满结束,虽然这次的提名是多么的充满争议,但这白人黑人的问题跟我们小黄人又有多大关系?大家都是来看小李拿奖的,奋斗22年的他也终于如(我们所)愿抱得金人归了呢。话说奖项揭晓前小编还真是紧张得连饭都咽不下去……虽然小编还没看过《荒野猎人》,最佳影片提名里也就看过两部,所有提名里也就看过四五部(因为有的影片还没有高清资源,有的担心看不明白,还有就是因为太懒的缘故)……所以还能跟大家聊什么呢?思来想去也就只有扯谈译名了。
港台对冲奥影片的译名大多很有意思,因为这些影片是明显冲着奖项去的,对票房没有多大野心,所以港台命名者也就可以肆无忌惮对片名大玩特玩了。当然被玩坏的不计其数,其中的佼佼者有《皇上无话儿》(港译版《国王的演讲》)和《刺激1995》(台译版《肖申克的救赎》)。
今年奥斯卡影片的港台译名惊喜不多,槽点不少,但文化差异应得包容,下面重在解(che)说(tan),不评好坏。
TheRevenant
大陆译名:《荒野猎人》
香港译名:《复仇勇者》
TheRevenant可以译作“亡魂者”,直接粗暴却最接近主题,但这个名字也太像恐怖片了,加上阴森冷峻的海报设计,必然会吓跑一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中译和港译虽然失去了高冷的意境,但尚算切题,不至于让观众第一眼就错过一部好片。
台湾译名:《神鬼猎人》
湾湾的倔强,著名的“神鬼”系列。
追根溯源,台湾第一部“神鬼”系列乃是1992年的《大盗》(神鬼尖兵),由联合国际影业台湾分公司负责发行。当时该公司认为,动作片要卖座,必须要是有华丽的片名,于是带头把旗下一半以上的动作片命名为“神鬼XX”,于是便诞生了《神鬼至尊》(圣徒)、《神鬼认证》(谍影重重)、《神鬼传奇》(木乃伊)等等……
这些商业片的成功,使“神鬼”系列译名成为了票房保证,其它发行商纷纷跟风起来,陆续推出了更多“妖魔鬼怪”,其中著名的要数《神鬼战士》(角斗士)和《神鬼奇航》(加勒比海盗)。
小李正是台湾“神鬼”系列代言人之一,加上这部《神鬼猎人》,已经有4部影片被强行神鬼化了,包括:《神鬼交锋》(《猫鼠游戏》)、《神鬼玩家》(《飞行家》)、以及集合两大“神鬼”代言人的《神鬼无间》(《无间道风云》)。
MadMax:FuryRoad
大陆译名:《疯狂麦克斯4:狂暴之路》
台湾译名:《疯狂麦斯:愤怒道》
大陆和台湾用的都是直译,对此小编是没有意见的,但问题是影片里的麦克斯一点都不疯狂啊!甚至连存在感都不怎样强……
香港译名:《末日先锋:战甲飞车》
相信译者是看过影片后对各种战车的印象十分深刻,才起了这个副标题。而“末日先锋”则是有来源的,因为当年系列第二部的港译为《开路先锋》,第三部的港译为《末日战士勇破雷电堡》(有种未来战士(终结者)混搭007的感觉)。但这些都不如第一部的港译来得凶猛,那便是《霹雳神探怒扫飞车党》,听着就像一部扫荡古惑仔的港产警匪片。
TheBigShort
大陆译名:《大空头》
很多小朋友可能会不解,“大空头”到底是什么?跟“大光头”一个意思吗?其实“空头”是一个股票名词,指投资者对股市前景不看好,趁高价时卖掉股票,等到股价下跌时再买入,以此来获利。“大空头”也就是其中玩很大的那些人群,搞不好还真会变成“大光头”……
香港译名:《沽注一掷》
港译就比较通俗了,不用理解专业名词都能知道影片内容。而且还把“孤”字换成同音的“沽”,这是因为“空头”在香港叫作“沽空”。
台湾译名:《大卖空》
同中译,“卖空”是台湾用语。
TheMartian
大陆译名:《火星救援》
香港译名:《火星任务》
TheMartian应当译作“火星人”,The一词表示主角是火星上唯一的生还者,一个人就承包了整个星球是有多孤独啊(当然这层意思只能让人意会)。中译和港译则更侧重于影片的主线剧情,对票房也更有帮助。
台湾译名:《绝地救援》
台译就有点普通了,救援行动很少不发生在绝境吧?克里斯·派恩的新片《怒海救援》在台湾就叫《绝命救援》,连姆大叔的《飓风营救》台译为《即刻救援》,感觉这几部片可以随意交换名字呢。所以“绝地救援”这个片名放到很多影片上都适用,甚至用作星战副标题也未尝不可。
Room
大陆译名:《房间》
台湾译名:《不存在的房间》
影片已定档5月3日国内上映,不知道中译是会直接翻译还是重新命名(参考台译适当修饰也不错),待中国版海报发布便有分晓。
香港译名:《抖室》
斗室,指小得像斗的房子,形容房子极小。港译善用同音字,替用“抖”字从而透出影片的惊悚氛围,实在是高。
Brooklyn
大陆译名:《布鲁克林》
香港译名:《布鲁克林之恋》
目前豆瓣上有一张中国版海报显示国内上映日期为7月8日,不知道真假。但如果沿用直译“布鲁克林”,估计观众只会对影片内容不明所以,最好还是学习港译适当加工吧。
台湾译名:《爱在他乡》
当然另辟行径也是可以的,台译这个四字就很浪漫,不拘泥于原名又贴近主题。实际上台湾有一部电视剧就叫《爱在太乡》,由香港大姐大郑裕玲主演。另外2012年的一部韩片在台湾译作《爱,在他乡》。但求将来不要用太滥吧……
Carol
大陆译名:《卡罗尔》
香港译名:《卡露的情人》
台湾译名:《因为爱你》
三地的译名风格与Brooklyn大致相同,故不作讨论。
但值得一说的是影片的原著小说《盐的代价》,这个故事跟“盐”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17世纪,“盐”代表女性的情欲。为了爱,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呢?书中的“盐”正正隐喻了女主们的处境: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那还蛮健康的啊)。
Joy
大陆译名:《奋斗的乔伊》
台湾译名:《翻转幸福》
标准的励志影片片名,台译适用于任何一部咸鱼翻生的故事。
香港译名:《欢姐当自强》
相当接地气的港译,把Joy译成“欢姐”也是蛮欢乐的,不妨脑洞再开把Armstrong译成“撸哥”吧。“当自强”令人不禁想起黄飞鸿主题曲《男儿当自强》,林子祥的声音马上飘荡到耳边……
这次就扯谈这么多,其余热门提名影片的三地译名也放上来,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