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央行首度降准的首日,央行暂停了逆回购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创下三周来最大跌幅、人民币中间价反而有所上调,这些看似正常又平静的表现背后,其实凸显了央行维稳的决心。降准之后,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势又将如何?
未来采取更多宽松措施
降准后,市场利率有所回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丰裕起来。昨日,央行发布公告称,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参与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意愿总体较弱,所以暂停了逆回购操作。而在不久前,为应对流动性压力,央行刚刚宣布将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提升至每工作日一次。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利率创下三周来最大下跌,7天回购利率跌6个基点,报2.28%,跌幅为2月6日以来最大。隔夜回购利率下跌4个基点至1.94%,市场资金面紧张状况缓解。
据公开资料显示,公开市场本周共计有1.16万亿元人民币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及央票到期。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此次降准所能提供的新增流动性有限,对冲逆回购到期色彩明显。其实,今年以来,央行一直在频繁地动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大华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现有数据,截至2016年1月底,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投放资金额达到高峰,1.1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降准两次。然而,根据目前的推算,这一局面预料在3月初扭转,导致净回笼1.2万亿元。周一宣布的降准正好可以抵消到期投放资金的一部分以及因外汇储备和资本外流下降而流失的流动性。
此外,央行此次降准所释放的货币政策战略性转变的信号明显。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公开讲话中曾提到,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为稳健中“略偏宽松”。在黄金钱包首席分析师肖磊看来,相比公开市场操作而言,降准释放的“宽松”信号更强。肖磊解释道,虽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也能释放流动性,但是通过降准所取得的乘数效应较大。肖磊进一步表示,鉴于公开市场操作有利于管理预期、利率走廊、银行间利率波动,未来将继续开展。但是操作频率还取决于此次降准所能释放的效应。
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姚少华认为,央行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将继续采取包括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定向数量型工具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汇率不会出现极端波动
因降准带有明确的货币宽松信号,为防止汇率承压,央行从去年11月起始终没有动作,直至当前汇率平稳,降准靴子才得以落地。央行宣布降准后,在岸离岸市场人民币双双下跌,其中一向相对平稳的在岸人民币汇率也出现跳水,跌至6.5550,比16时30分的收盘价低78个基点。不过,央行昨日上调人民币中间价67个基点至6.5385,结束中间价五连跌态势,暗示力挺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也不负期望,开盘后在岸汇率即反弹25个基点,一度升至6.5410。
展望后市,业内普遍预计,降准后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将承压,但是影响有限,尤其在监管层明确的维稳态度下,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且央行有很多的措施来“护航”。
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认为,近期在岸价格和离岸价格的稳定性表明,投机活动多少受到了牵制。然而,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然显著,因为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包括人民币)还有反弹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虽然人民币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波动性,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即使货币篮子整体上相对稳定。预期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在未来几个交易日里会走低。
不过,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昨日在公开场合表示,保持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加大参考CFETS一篮子货币的力度,是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主基调。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补充表示,只要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继续发挥作用,汇率也不大可能出现极端波动。
持续降准对冲资本外流
之所以央行能在此时进行降准,姚少华直言,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资本流出,外汇占款连续大幅减少,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的状态。有数据显示,2015年高达7000亿美元资本流出中国,另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6445亿元,至24.2万亿元,创历史第二大降幅,仅次于2015年12月7082亿元的降幅。
不过,此番降准恰是处理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与下降的外汇占款进行对冲。光大证券表示,如果国内货币政策不够宽松导致经济失速以及资产价格大幅下挫,反而会加剧资本外流,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高盛指出,削减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平衡资本外流,是为补充资本流动性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量和1月资本外流量几乎相当。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同样表示,外汇占款已经进入低速流入甚至负增长阶段,基础货币缺口日益扩大,而且目前大型存款机构准备金率依然高达17%,此前也有部分金融机构因不满足定向降准标准而不能享有优惠准备金率。鉴于外汇占款持续大幅减少对货币供应增长不利,为保持信贷和社融合理增长,在当前准备金率水平依然较高的情况下,预计年内仍有1-3次的降准,每次0.5个百分点。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