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沮丧
助学之路曾频频被拒
在农村,像李芳这样的贫困孩子很多,光为他们送一些书籍,这样的帮助还是远远不够。“能不能让班上每位孩子都有一双棉鞋?这样他们可以暖和地上课!”王万奇有了新想法。此外,他还打听到,富川县有超过3000名的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很多孩子也需要这方面的帮助。
于是,王万奇想起了之前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时,也认识一些大企业的人。“筹个2万元的款项,让富川的孩子们温暖过冬,这个应该能做到吧?”但事实证明,他把筹款想得过于简单了。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3家企业都婉言拒绝了他的资助请求,这让他十分沮丧,在和学弟的交谈中,忍不住哭了……
找企业资助受挫,他和支教团队开始通过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的官方博客、微博,广西大学团委的微信、微博等,将孩子们学习的环境、家访图片、求助信息等,通过网络发布。慢慢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些爱心企业主动联系上了他们,希望捐款捐物。
柳州的一所学校,一下子就为孩子们捐出了300套新的校服;一家企业代表,给孩子们带来了书籍,还直接捐了1万元现金;深圳的一些企业,也捐来了一些过冬的物品……终于,孩子们过冬的棉衣、鞋子都解决了,还有一些爱心人士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资助帮扶。如今,再回想起当初助学受挫,王万奇称“当时真的很痛苦,很无助,就觉得帮不了那些孩子!但我也不怪那些企业,当时太急了,后来在网络上扩散后,大家看到了图片,感受到了那种氛围,自然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成长。”
就这样,在1年的支教时间中,王万奇和支教团队,为孩子们争取到了价值26万元的财物,并及时公布了明细。
能帮就帮
为留守儿童家庭卖蜜桔
在支教之余做的公益活动中,对王万奇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帮留守儿童家庭卖蜜桔了。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人力不足,如果能帮助他们将种植的蜜桔卖出去,这可是件大好事。于是,2014年,他组织策划了“爱心蜜桔,走进西大”。提前在网上发布蜜桔的订购信息,订购者提前汇款,然后在当地有关部门帮助下,包下一辆卡车,将蜜桔运来南宁。
说得容易,但回想起当时他和一位司机押送着13000公斤爱心蜜桔,在漫漫黑夜中,行走了1000余公里,历时12小时后才到南宁,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王万奇是陕西人,运送蜜桔的那个晚上,他的爸爸刚好从千里外的家乡打来电话,当他告诉爸爸正在押送蜜桔时,妈妈就夺过电话:“王万奇,谁叫你押车了?你还要不要我和你爸放心,不行咱就别支教了!”
听到母亲这番话,王万奇的眼睛湿润了,不是因为妈妈的话戳中了他内心对行程的担忧害怕,而是觉得对父母愧疚,长那么大了还要父母担心。
一年的支教时间后,王万奇回到了广西大学读研,现在,他正在策划下一个针对农村孩子的公益活动,“回来后,我陆续又获得了一些荣誉,这些很容易让人心理膨胀,所以年轻人还是要多到基层去,那里的生活,会提醒自己做事要踏踏实实!”(记者关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