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力度空前 代表委员心系“结构闯关”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6-03-12 09:04:50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仅山西、黑龙江等资源大省代表委员热议“去产能”,全国其他省份的代表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介绍,在去产能方面,广东将牵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2333户已关停国有企业的处置和出清;用两年左右时间,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营、创新发展、关闭破产等方法,多措并举、一厂一策,完成1052户国有特困企业解困工作,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两会上的“去产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面对各路媒体采访,参会代表委员充分表达了对“去产能”的理解与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下石节煤矿工会主席徐群贤表达对去产能看法时说:“随着时代变革、科技进步,企业必然要走出这一步——淘汰关闭落后产能。这对于企业是个机遇,如果错过,企业可能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代表认为,现在整个钢铁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早‘去产能’、早出清、早主动,有助于整个行业尽快转型升级。”

“僵尸企业”挤占大量资源拖累产业发展。政府应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下来,利用市场让“僵尸企业”破产重组。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新余市委书记刘捷说,“过剩产能不去,经济转型无从谈起。”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的高级技师董林代表说,“去产能”对企业来说有利弊两个方面:“弊,企业自身要‘去产能’,对职工会有一定的影响。利,‘去产能’关停一些矿后,对发展前景较好的煤矿是一件好事。”

近期全国各地出台的“去产能”举措,也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热议话题。

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截至目前,重庆、贵州、甘肃和山东四省市公布了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具体规划。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透露,湖南去产能方案年内实施。

此前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显示,河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清理“僵尸企业”等措施,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上海市表示今年将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左右……

温暖助力“止血重生”

对“去产能”阵痛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数“被去产能”企业的员工。

2015年底,黑龙江东部某市的矿工们迎来了双重“极寒”的冬天。上证报记者实地采访了解,他们中已经有人4个多月没有拿到工资。矿工孙磊在煤矿上工作了10多年,下井采煤是他一家四口全部的生活来源,“再发不下来工资,大家熬不住了。”

“煤黑子(采煤工人)一辈子只会采煤。现在还得重新开始。”比拿不到工资更让人焦虑的是转岗。

像孙磊一样,在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需要转岗的有6000人。而整个龙煤集团,需要转岗分流的则有2.25万人。

龙煤集团是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2012年至2014年,龙煤集团亏损累积达73.94亿元。2015年前10个月,净亏损已经超过33.78亿元。

“龙煤好比一个危重病人,第一就是止血,就是全面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左右的目标。”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在2015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把转岗的原因解释为“止血求生”。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团组开放日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困局中的龙煤集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龙煤的职工分流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在强调“去产能”决心的背后,政府工作报告同样实实在在体现了与相关企业干部职工共度难关的温暖。关于“去产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早在此前的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山西调研时就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妥善安置职工,兜牢民生保障底线,通过转岗就业、扶持创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合理安排分流职工,维护其合法权益。

“结构闯关”砥砺前行

朱小丹在3月6日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形象地说是一次“结构闯关”。广东改革开放初期,有过一次著名的“闯关”,叫“价格闯关”。那次是突破计划经济和统购统销,放开农副产品的产销价格。这次“结构闯关”,同样需要当年的改革勇气。

朱小丹说,广东长期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结构矛盾要比别的地方暴露得更早、更充分一些。结构性改革这一关闯过去了,转型升级才会有希望、有前途;闯不过去就会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增加失足的危险。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天门市委书记柯俊说,“僵尸企业”和一些产品低端重复的小微企业,需加快清理退出,一些因行业大环境、管理机制等原因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联合重组提质增效,让企业获得重生。在此过程中,需要完善配套政策,一方面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开展职业培训,为产业调整储备人力。

全国人大代表、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也认为,“去产能”,要“加法”、“减法”齐用力。以钢铁行业为例,一方面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特种钢材却供不应求,比如高端品牌车的钢材仍需要进口,这说明化解过剩产能离不开产业升级。

辽宁奥克化学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委员认为,化解过剩产能根本上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在竞争性行业领域加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原有人才和设施的资源优势,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外,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化解产能过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市场机制。”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董事长石克荣代表认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背后,有政府干预的影子,一些地方对亏损的钢铁企业进行“输血式”补贴,使部分企业“僵而不死”,宁愿保持“闷炉”或产能闲置也不愿退出。因此,去产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

石克荣说,化解产能过剩,政府需要取消不合理的保护和补贴,通过产业标准、环保门槛等措施,减少落后的产能存量。与此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好职工安置和债务清算。要加快构建“僵尸企业”的退出和转型通道,防止其死灰复燃,导致新一轮产能过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