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博物馆走进新媒体 探寻更好的打开方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19 10:04:32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市有103家博物馆免费开放,3家博物馆半价开放,35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部分博物馆开出夜场活动。当天,还有170余场公益性活动。

一大早,琉璃博物馆、震旦博物馆等平日收费的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不少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希望趁着开放日免费看个够。正在展出“醍醐寺珍宝展”的上海博物馆,不少观展群众手持语音讲解仪,盯着展柜里难得一见的日本国宝仔细端详,好久才肯挪动一小步。

“博物馆日”高涨的观博热情并非常态。在平时,有多少人把到博物馆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博物馆来说,如何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如何让博物馆亲近大众、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是需要下功夫研究的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不再满足于位居“文化圣殿”层面的高冷,更愿意放低身段,敞开大门欢迎四方客,在亲民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

但问题来了,新媒体时代,打开博物馆的方式有很多种,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正确的?

博物馆是否需要“严肃脸”

提起博物馆,许多人的印象都是庄严、神圣、高大上,走进博物馆,甚至连呼吸、脚步都会不由自主放缓、放轻。“博物馆给人的感觉就是太过呆板、太过死寂,东西就冷冰冰地在那里,没有互动性。”正在上海博物馆参观的佘小姐对此非常不解,“为什么博物馆就一定要在很暗的灯光下,大家非得静静地观赏文物?”

已经退休的佘先生是博物馆爱好者,只要有他感兴趣的展览,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去参观。在他看来,走进、了解博物馆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博物馆中,面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的确应该静静观赏、思考。“博物馆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如果大家对这方面不了解的话,可能就把我们传统的东西都丢掉了。”

博物馆是否需要板着脸面对大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认为,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存放和展示载体,自身有非常高的要求。“现在的博物馆概念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建筑,但它更重要的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他指出,其实,现在许多固定场馆已不再板着脸了,正在用各种方式亲近大众,大众也要改变对博物馆的“偏见”,主动走进博物馆,也许会有不少惊喜。

博物馆里能否娱乐、商业化

近期,综艺节目“跑男”进杭州博物馆撕名牌,南京博物馆举行商业地产发布会等事件引发争议。新媒体时代,博物馆需要更加亲民,但当博物馆不再“高冷”,当综艺娱乐节目搬进博物馆拍摄,这是否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呢?

正在上博观展的市民李小姐觉得,搭上综艺节目的“顺风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现在观看综艺的越来越多,看那些在博物馆录制的综艺节目,其影响力可能比其他方式更大。”但博物馆与娱乐的结合,也引来不少质疑声。

在《奔跑吧,兄弟》中,“跑男”们在杭州博物馆展馆内玩起了“撕名牌”活动,动作激烈,“如果不慎伤了文物怎么办?”这引起了大多数网友的不满。市民贺先生认为,博物馆不适宜过于娱乐化,“博物馆的氛围是庄重、严肃的,娱乐节目与博物馆的文化意涵和文物传达的价值并不匹配。而且,娱乐节目的喧闹和拍摄也会给文物安全带来隐患。”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馆长杨芳认为,博物馆并非不可以加入娱乐因素。“不是所有博物馆都是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一块。有些博物馆与文物、古迹结合,适合安静地参观,还有些博物馆如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原本就是互动型的,并不排斥动态的形式。”

在今年的长宁区文博宣传月中,除了开放36家文博场馆,举办“我身边的历史建筑”摄影大展外,还将在5月21日开展以“博物馆奇妙日”为主题的文化微旅行活动。活动用解密游戏的方式,将愚园路周边的场馆串联起来,吸引年轻人参加。“我们用答题的方式,把一些线索藏在各博物馆里,参与者不需要在馆里大声交流,自己寻找线索。”杨芳说,这些解密游戏不会产生剧烈的动作,比如在某个博物馆里找到某个历史片段,用微信等方式传递答案,获取另外一个任务,也可以同讲解员互动。类似的活动已举办了三四年,每年报名人数都爆满。

善用新媒体,加强互动性

近几年,各个博物馆都在探索如何亲近大众、激发大众的兴趣。如故宫博物馆就以活泼、逗趣的文创产品示范了新的博物馆“打开”方式,不论是朝珠耳机、还是“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一经推出,便引发热议,连带着改变了故宫往日遥不可及的形象。故宫还专门组建数字产品研发团队,推出《韩熙载夜宴图》《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等多种APP,寓教于乐,以富有趣味的方式介绍故宫藏品,增进大众与博物馆的互动。

“2016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昨天启动,大赛通过博物馆文创事业与社会文化力量的跨界合作,鼓励公众参与并关注博物馆文创的发展,试图以文创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看来,在新媒体时代,吸引媒体、推广文创是正确“打开”博物馆的不二选择:“要吸引大众,首先要吸引媒体。如果连媒体都吸引不了,我们还怎么去吸引大众。所以我们也在改进和媒体的互动交流方式。同时上海博物馆也会从文创方面推进博物馆和媒体、公众的交流。”上博的文创工作起步于1986年,今年刚好30周年,从最初的复制、仿制开始,到现在有那么多充满创意的产品,以及实体店和网络店铺相组合的经营模式。这些都是吸引观众很重要的窗口。

善用媒体的传播渠道,加强文物与参观者的互动,这样的博物馆形态也得到不少市民的赞同。市民蒋小姐认为,“博物馆其实可以利用一切高科技的互动媒体方式,比如可以多研发周边产品以及利用新媒体传播,或是做一些有趣的视频、动画,如果未来能利用AR、VR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就更有趣了。”

从2008年起,上海大多数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免费开放,但博物馆还有很高的围墙,大部分藏品一般观众是看不到的,很多市民也无法用到博物馆的数字资源。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全市博物馆真正建成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让更多市民用到博物馆资源,也是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一。昨日,虹口区文化局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广场举行“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上线仪式,利用道路指示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全区现有的文物点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道路、景点串联在一起所构成的博物馆群,为市民、游客提供游览服务。

博物馆如何让人亲近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旨在促使博物馆对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扮演积极角色。看到这一主题时,记者最初讶异“上海能呼应吗”?

说到与文化景观结合在一起的博物馆,很多人都会想到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其实,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也是文化景观。上海有着丰富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建筑资源,每一栋历史建筑背后都有人文和历史故事,又何尝不是一座博物馆。有专家指出,4.0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是社区化的,这些优秀历史建筑,其实就是家门口的博物馆。如果能把它们盘活,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与市民生活相关联,那么对于博物馆如何“亲民”的思考,则可往前迈进一大步。

今年,长宁区将博物馆日主题与愚园路改造工程相结合,通过“我身边的历史建筑”摄影比赛,呼吁公众关注身边的博物馆。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馆长杨芳透露,参与活动的不只是摄影爱好者,也有许多对建筑背后故事感兴趣的人。“特别是住在长宁的市民,他们通过活动发现,身边的建筑这么有文化底蕴,能够产生一种自豪感。”关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调研、思考,怎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说,城市中的老建筑是不可移动文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的形态和功用,构成一个城市的风貌和性格。上海现在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8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058处,还有几千个文物保护点在区的保护视野中。但对于拥有千年历史,6000平方公里的上海,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需要人们关注。

博物馆日只有一天,而传承博物馆文化、保护文化景观,需要时时刻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