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下称《报告2016》),对2015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2016》认为,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金融业改革全面深化,金融体系总体稳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增强。其中,关于黄金的表述相比以前大幅增加,值得探究。
《报告2016》指出,2015年黄金价格震荡下行,交易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走势总体保持震荡下行趋势,国内外价差小幅扩大。国际黄金价格最高1295.75 美元/盎司,最低1049.40美元/盎司,年末收于1062.25美元/盎司,较上年末下跌137美元/盎司,跌幅为11.42%。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最高价为265元/克,最低价为210.79元/克,年末收于222.86元/克,较上年末下跌17.73元/克,跌幅为7.37%。成交量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规模增幅显著,全年黄金累计成交3.41万吨,同比增长89.58%;成交金额8.01万亿元,同比增长79.42%。
市场制度建设方面,《报告2016》表示,2015年我国继续规范发展黄金市场。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询价交易平台推出了黄金询价期权业务,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产品体系。开展有价资产充抵保证金业务,降低投资者成本。稳步推进黄金市场尝试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开展境外结算银行业务试点,上海黄金交易所与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在香港联合推出“黄金沪港通”业务。
同时,《报告2016》展望未来黄金市场,提出要深入推进黄金市场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完善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业务板块,研究推出以人民币报价的黄金定盘价机制。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做精做细现有产品,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新的交易品种。要丰富市场参与主体,加快引入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黄金市场业务,完善代理业务渠道。要继续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出询价市场正式做市制度,尝试构建中远期黄金基准价格体系,同时加强技术系统建设。
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报告2016》指出,过去一年人民银行发布了部门规章,规范和加强了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适度放开了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渠道。进一步明确了黄金进出口的企业资质,降低国内企业的用金成本,提高国内金市的海外参与热情,提升黄金定价方面的影响力。
对比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下称《报告2015》)发现,央行对黄金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看重。《报告2015》中“黄金”共出现19次,而在《报告2016》则出现了35次,翻了将近一番。
在《报告2015》中,黄金的地位只是跟其他产品混为一谈,表述为“进一步发展外汇和黄金等市场”,将黄金市场的体系、制度建设同外汇市场混合在一起进行描述,而到了《报告2016》,则单独开辟出多个板块,对黄金进行了大篇幅的具体的建议。
除了上述,央行近年来不断增储黄金,也可看出其对黄金的看重。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达1808.3吨,占外汇储备2.3%,较上个月的1797.5吨有所增加。
自2015年6月中国央行时隔6年首次增持黄金后,目前一直处于持续增持的状态。从最近几个月的增持数量就可见一斑: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2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增持了0.6%,自1月的5718万盎司增至5750万盎司;3月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增加了0.5%,自5750万盎司增加到了5779万盎司;截止4月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达5814万盎司,增持35万盎司……
无论是金融报告中增加黄金相关描述的比重,还是增储黄金,似乎都在释放着央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越来越重视黄金作用和地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