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全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侵袭,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业生产面临严重损失。
此次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养殖业等带来的影响,会不会搅动农产品价格?
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
最近一周,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省份受灾严重,农业生产面临严重损失。
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7月6日9时统计,6月30日以来,上述11省份农作物受灾面积2242.7千公顷,其中绝收445.8千公顷。
与此同时,西北、华北部分地区相继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玉米、葵花、土豆等作物受灾。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统计,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5省份农作物受灾面积21.6千公顷,其中绝收1.2千公顷。
目前正处秋粮关键生长期,由于秋粮占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七成,因此市场不免担心灾情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受灾情影响的是局部地区,从整体来看,今年粮食生产增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李国祥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雨水比较多的年份往往都是粮食增产的年份。因为我国主要农作物生长怕旱不怕水,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且雨季时间短,很快就会过去。
两粕需求短期受制
连日暴雨的影响蔓延到了农产品市场,主要体现在下游需求端受制。
“暴雨对水产和生猪养殖的冲击较大,不少地方的猪场被淹,鱼塘里的鱼都跑了,近日菜粕和豆粕的成交量也明显下降。”中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高超告诉记者。
豆粕和菜粕分别是猪鸡家禽和鱼类的饲料,由于部分养殖户遭遇暴雨灾害,两粕的下游需求也大大降低。来自天下粮仓的数据显示,6月中旬,沿海菜粕日均成交量近1.5万吨,而到了6月下旬则猛减至日均1300吨左右,7月以来的日均成交量不到2000吨。
由于需求不振,两粕价格应声下跌。农业部数据显示,7月5日菜粕全国现货均价为2852.94元/吨,环比下跌0.21%;豆粕现货均价为3581.52元/吨,环比下降1.13%。期货市场上,两粕价格连续两日下跌,昨日菜粕1609主力合约报收2724元/吨,大跌4.49%;豆粕1609主力合约收于3254元/吨,下跌3.3%。
不过,刘高超表示,两粕价格回调最主要还是受到美豆的影响,而降水对其他农产品,像大豆、棉花、白糖等影响也有限。
“暴雨天气对农产品整体的影响并没有太大。”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组分析师王玉红对记者表示:“像大豆价格还是要看美国市场的脸色,最近美国主产区虽然气温偏高,但是降雨充足,拉尼娜天气的影响还没有反映出来,在前期利多释放完后,盘面资金近期获利了结。”
不会引发通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粮食、蔬果、猪肉等食品价格在CPI中占比较高,因此,市场不免担忧食品价格的上涨会推升通胀。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涨幅会比较明显,而猪肉价格尽管目前有回落迹象,但三季度仍会高位运行,之后才会小幅回落。
不过,刘学智分析认为,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已经很高,但对CPI的抬升作用却并不明显,CPI最高峰值也只有2.3%。并且,今年统计局调整了CPI权重,食品价格的权重下降,不必担忧因此引发通胀问题。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日公布上半年CPI数据,刘学智预计,上半年CPI平均涨幅预计在2.1%左右,而下半年CPI上涨压力会比上半年还要低,全年CPI涨幅估计会在2%左右,远低于政府3%的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