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11、双12偃旗息鼓之后,很多小夫妻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来,盘点家里的年收入和年支出了。 年收入必须大于年支出,在挖财君看来,这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理财的前提。从主流价值观的角度看,两者的差值越大,家庭可支配的理财本金越多,幸福感也就越强。
这就带来了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一个家庭的年收入要达到多少万?家庭中的成员才会有幸福感呢?
对于这个话题,每个家庭都有发言权。
比如知乎上就有上海网友认为,按照上海的物价,即便不用承担房租房贷的压力,一个三口之家如果想过得体面幸福一点,每月至少需要支出24000元,以此推算,家庭年收入需要达到30万+才会有安全感。
北京网友则表示,身边有很多三口之家,月收入一万也可以过得不错。但如果孩子不是北京户口,那么家庭收入再高也不会过得很幸福。
接下来我们再增加一个变量,如果有买房需求或者房贷压力,还有家庭幸福可言吗?
这让挖财君想到了最近的一则新闻:
一位湖南湘潭的网友称自己家庭月收入破万(也就是家庭年收入12万),同时还有存款20万——这对于三线城市的家庭来说,是相当不错的经济条件了。然而他们不敢买房,因为还贷压力大,又怕买了之后房价下跌……
就国内房价而言,如果一个家庭对于购买刚需房或改善房的需求非常迫切,即便经济条件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在房子这座大山前,恐怕也是难言幸福了。
不过在挖财君看来,这位网友的不幸福,一部分固然是由于家庭需求(买房)与现实(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造成的;
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对家庭财务缺乏长期的规划。
不同于目的性明确的个人理财,我们以家庭为单位做出的每一个财务抉择,都会因为其社会化的角色定位而产生举足轻重的结果。所以,在合适的时间阶段做出合适的财务抉择,节奏感很重要,前瞻性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为家庭不健康的财务状况寻找借口,年底信用卡刷了好几万,不得不分期,不是因为我双11剁手,不是因为任性换了新车,而是因为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培训班,我们家孩子毕竟不一样嘛……
这种过于强调家庭的个体性、特殊性,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托辞,只会让家庭缺乏财务规划的漏洞无限放大。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从财务角度来看,这种相似性就是家庭成员预先进行财务规划的能力。
其实,只要能够量入为出,记账理财,还原真实的支出需求,然后明白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和未来的上限后,为务实的小目标而努力,那么无论你的家庭条件有多么特殊,这些看似繁琐的工作,都会让自己的家庭找到幸福感的基石。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家庭年收入多少万,幸福感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怎样的家庭才算是【新五好家庭】呢?
挖财君觉得,像下面这些海报一样生活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