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农家饭”到吃“旅游饭”——海南北仍村变迁记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0-28 11:21:45

(回眸十二五·百姓账本)从吃“农家饭”到吃“旅游饭”——海南北仍村变迁记

  新华网海口10月28日电(记者夏冠男)“5年前,我绝对想不到村庄会变这么美,更没想到自己会当老板!”北仍村村民王秋香在自己开办的“草寮咖啡馆”门口招呼着客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北仍村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官塘开发区,这里是温泉资源丰富的旅游景区,大量旅游酒店和高档小区聚集。然而,紧邻着几个高档小区和酒店的北仍村却长期难以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村庄依然贫穷落后。

  “村里地少,很多人都出去打工赚钱。”王秋香告诉记者,受生活所迫,她到官塘一家星级酒店打工,一工作就是17年。但直到近几年,王秋香的打工生活迎来了“转折点”。

  2012年底,琼海市将“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作为城镇化的一条准则,推动就地城镇化。市政府出资对镇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完善提升,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根据各镇村特点,引导百姓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琼海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累计投入超过了5亿元。

  北仍村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完善了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修建了8公里长的环村绿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现在走进北仍村,乡间绿道曲径通幽,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茂密的槟榔林、三角梅、朱蕉等树木植物点缀其间,充满了海南乡村的“原汁原味”。

  不仅如此,在村庄改造过程中,设计者还挖掘利用当地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生产队文化室、守园草寮、捉鸡走游戏园等极具当地风情的元素被一一重现,闲置的民居成了民宿,村民议事厅被改造为“北仍客厅”,成为村民的休闲文化广场。

  原生态的景观和古朴的民风,让很多追寻“乡愁”的人认识了北仍村。周边小区主动拆除围墙,把北仍村变成“后花园”,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也来到这里感受“乡愁”,驻足品味,乡村旅游热逐步在北仍村蔓延开来。打工多年的王秋香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在村中一片槟榔林里开起咖啡馆,没想到一下就火了。“刚开的几个月,每月都有一万多元的利润,碰到假期,都忙不过来。”

  看到家乡巨变,越来越多的北仍村民从外地返乡,在家门口吃起“旅游饭”。村民王理强去年夏天和几个村民合股开了一家“乡愁味道”农家乐,生意火暴,投资的30多万元不到一年就收回了。王理强打趣道:“以前村民在家觉得‘农家饭’不好吃,出去打工,现在都纷纷回来吃‘旅游饭’。”目前,北仍村148名村民基本都返乡就业,在家门口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王秋香说,原本在酒店打工,一个月只有一千来块钱,现在回乡当老板,月收入上万元是经常事;村里十几个村民跟着王秋香打工,一个月就有2000元收入,再加上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年收入可观。

  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更多创业和就业空间,吸纳当地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业致富,这是老百姓在城镇化中主体地位的体现。而实现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田园城市”既让老百姓找到乡愁“寄所”,又让游客能享受原生态景观。这种特色城镇化的成功,让琼海的乡村旅游“火”得顺理成章。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北仍村成功地举办了一场高级别的外事活动,这让其知名度传遍大江南北。现如今,北仍村已经成为琼海乃至海南乡村旅游的一个“标杆”,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北仍村的变迁背后,是近两年海南原生态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这得益于海南省各地在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愈发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和文化风貌的尊重,接长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2014年至今年上半年,海南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053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35亿元,增速均超过16%;至2014年底,旅游业直接带动3万多人脱贫,占到总脱贫人口的15%;间接带动脱贫人口4万多人,占到总脱贫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